第二百二十五章 儒门仙物[第2页/共3页]

李玄都有了半晌的恍忽,因为他认得这个处所,是他最熟谙的处所。不但仅是切身经历,乃至在进入“玄都紫府”历经磨练的时候,也不止一次梦回此地。

李玄都一振双袖,“阴阳仙衣”上的十三道剑影开端游动。

此等窜改,实在是出乎世人料想以外,便是一向不动声色的李道虚也面露惊奇之色。反倒是儒门世人,特别是儒门的几位隐士,神采稳定,明显早有预感。

宋政所持书卷,乃是儒门中的一件珍宝,货真价实的仙物,不逊于“阴阳仙衣”。

宋政望着李玄都,不紧不慢地说道:“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

宋政深深看了李玄都一眼,说道:“清平先生不但得了地师的‘阴阳仙衣’和‘太阴十三剑’,还学了‘蚀日大法’,要晓得这‘蚀日大法’乃是无道宗秘传,就连澹台云也未曾学得,难不成也是地师所传?我倒是有点分不清了,清平先生到底是老李先生的弟子,还是地师的弟子?”

因为儒门并不与道门相通,以是道门当中无人晓得这件仙物的存在。

此时李玄都和宋政便是进入了书中天下。

时至本日,这本纪行还在自行誊写故事,是一本读不尽之书,永久也没有结束。而之以是说是故事,是因为此中很多各种与实在汗青有所分歧,多了某些人,也少了某些人,有些该死的人未死,有些未死的人却恰好死了,导致与史乘记录有了偏差,故而儒门中人称之为故事,或者说是一个与现世类似又有纤细分歧的书中天下。

这是自家师门地点,不过如果不算上梦回此地,李玄都已经有些光阴没有返来,前次还是道门和谈,而后又去了龙门府、白帝城、唐家堡、楼兰城、“玄都紫府”等等,时候不长,但回想太多,仿佛已经是好久之前。

李玄都点了点头,负手而立。

因为贤人的原因,这本未完成的纪行生出了新的窜改,竟然开端自行衍生故事,以冉子的纪行为背景,自行推演出厥后的各种生长走向,此中有贤人如何完成游历,贤人的弟子们又是如何建立儒门,继而儒墨之争,法家自主,祖龙一统天下,又有赤帝斩白蛇,代替祖龙,然后儒道相争,儒门大胜,免除百家而独尊儒术,在此以后,又有承平道、天师教起事,三分天下、南北二朝、千秋乱世,又有繁华乱世,女帝临朝,及至大晋立国,金帐南下,大魏摈除金帐等等。

到了此时,李玄都也不想再与宋政废话,该分出个胜负了。

宋政发明本身有些小觑这位清平先生,若论洞察民气,比不得地师徐无鬼之流,也是不容小觑。

如果此处是幻景,李玄都还不能肯定这是甚么时候的清微宗,以是他也不好冒然说出人名,不过陆家和司徒家是清微宗中仅次于李家的大姓,传承长远,历代都有人在清微宗居于高层,又不像李家之人那般因为姓李之人太多而不得不以名字来辨别,只说一个姓氏,应当没有题目。

冉子身后,贤人哀叹其“亡之,命矣夫!”随后带走了这本纪行。在贤人即将离世的时候,在纪行上写下“逝者如此夫,不舍日夜”之语,此中意义是畴昔的统统就好似奔腾的河水普通,不管白日黑夜,都在不断歇地流逝着,一去不复返,感概世事无常,窜改之快。

李玄都道:“我是应陆先生之邀前来做客的。”

两名天魁堂弟子闻言后互换了一个眼神,此中一人说道:“本来是陆先生的高朋,陆先生此时正在岛上,容高朋稍待,我这就去通禀。”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