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问安在两眉端?】
还精力于三田,则老返丁壮矣。
学仙之道。
【灵魂内守不争竞,】
道与宗师,阴阳之主也。丹玄乡为存丹田之法。
【三呼我名神自通,】
太仓,胃也。《中黄经》云:胃为太仓。元阳子曰:脾正横在胃之上也。
【身披凤衣衔虎符,】
【保灌玉旁以自偿,】
五体与五脏之形也。五脏坚完,天然灾病不生,神情自应。
【三寸异室有高低,】
【落落明景照九隅,】
【洞房紫极灵流派。】
【子存内皇与我游,】
腹中神生,灵气畅通,故不亡也。固精于肾阙,肾得神真,自无所泄。
经云:口为天关,生神机。手为人关,把盛衰。足为地关,生命扉。又耳目丁,亦曰三关。握固,大拇指压在知名指指根内侧,其他四指握拢,使心神安宁,身材健旺。
【可用存思登虚空。】
【黄裳子丹气频烦,】
内守不泄,神生衔珰,腹中内鸣,如玉器相叩。
玉旁,鼻庐也。三虫既亡,真气和合,出入玄牝,绵绵不断,故曰自偿。
阴阳两半成一,故对相望。
【内挟日月列宿陈,】
【上睹三元如连珠,】
大道偶然,有感即应。内皇即内景神真。
皆上元之宫,释如上说也。
【是昔太上告我者,】
胃宫繁华,则无病伤。】
摆布皆有神真,为学道者之持。
【明堂金匮玉房间,】
【脾长一尺掩太仓,】
脾居胃上,故曰黄衣也。紫带龙章,胃络之象也。
上元黄庭神真各位,又岂在两眉之间。
上睹章第十六
【或精或胎别执方,】
灵台章第十七
《大洞经》云:两眉间入入二寸为洞房;却入三寸为丹田宫,亦名泥丸宫;入四寸为流珠宫;入五寸为玉帝宫等,皆有神真居之。故曰灵流派也。
《洞神诀》云:上虫白而青,中虫白而黄,下虫白而黑。人死则三虫出为尸鬼,各化为物,与形为殃,击之突破也,其他众虫,皆随尸而亡。故学仙者精谨备于五情之气,服食药物以去三虫。又云:上尸彭琚,令人好滋味,嗜欲痴滞;中尸彭质,令人贪财宝,好喜怒;下尸彭矫,令人爱衣服,耽****色。亦名三毒。
一者,道也,一之而至,六合悉皆归。《南华真经》曰:人能守一,万事致毕矣。
【左神公子发神语,】
【中部老君冶明堂,】
五灵谓五星也。水、金、火、木、土五行星。上应天星,下映五脏。烛焕列举一身,常能存之,则与六条约休。
【五形完坚无灾殃。】
【治人百病消谷粮,】
存思脾之神,则心灵洞鉴之。
【间关荣卫高玄受,】
三元为三光之元,日、月、星,非指上、中、下之三元辰也。
【神生腹中衔玉珰,】
【右有白元并立处,】
三田之间,各有间关荣卫,心当受以存念,高玄之气下授也。
桃康,下神名,主阴阳之事。《大洞真经》云:三元隐化,则成三宫。三宫中有九神,谓上、中、下三元君,太1、公子、白元、无英、司命、桃康,各有宫室,故曰桃康丹田下神名桃康,仆人之精、胎,能回通三田,成九神之气。
【桃孩合延生华芒,】
合三觉得一,散一觉得三,此道之要也。
金醴玉英,口中之津。《大洞经》云:服玄根之法,心存胃口有一女子,婴兒形,无衣服,正立胃管,张口承注魂液,仰翕五气。当漱漏口中表里津液,满口咽之,遣入玄女口中。五过毕,叩齿三通,咽液九过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