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十月不雨,至于十月。

秋,七月,乙酉,皇子殷生,大赦。

太和六年壬子,公元二三二年春,正月,吴主少子建昌侯虑卒。太子登自武昌入省吴主,因自陈久离定省,子道有阙;又陈陆逊忠勤,无所顾忧。乃留建业。

卫温、诸葛直军行经岁,士卒疾疫死者什八九,亶洲绝远,卒不成得至,得夷洲数千人还。温、直坐无功,诛。

侍中刘晔为帝所亲重。帝将伐蜀,朝臣表里皆曰不成。晔入与帝议,则曰可伐;出与朝臣言,则曰不成。晔有胆智,言之皆无形。中领军杨暨,帝之亲臣,又重晔,执不成伐之议最坚,每从内出,辄过晔,晔讲不成之意。后暨与帝论伐蜀事,暨切谏,帝曰:“卿墨客,焉知兵事!”暨谢曰:“臣言诚不敷采,侍中刘晔,先帝谋臣,常曰蜀不成伐。”帝曰:“晔与吾言蜀可伐。”暨曰:“晔可召质也。”诏召晔至,帝问晔,终不言。后独见,晔责帝曰:“伐国,大谋也,臣得与闻大谋,常恐眯梦漏泄以益臣罪,焉敢向人言之!夫兵诡道也,军事未发,不厌其密。陛下明显露之,臣恐敌国已闻之矣。”因而帝谢之。晔见出,责暨曰:“夫钓者中大鱼,则纵而随之,须可制而后牵,则无不得也。人主之威,岂徒大鱼罢了!子诚直臣,然计不敷采,不成不精思也。”暨亦谢之。或谓帝曰:“晔不尽忠,善伺上意所趋而合之。陛下试与晔言,皆反意而问之,若皆与所问反者,是晔常与圣意合也。每问皆同者,晔之情必无所复逃矣。”帝如言以验之,果得其情,今后疏焉。晔遂发疯,出为大鸿胪,以忧死。

太和五年辛亥,公元二三一年春,仲春,吴主假太常潘瀎节,使与吕岱督诸军五万人讨五溪蛮。瀎姨史蒋琬为诸葛亮长史,武陵太保卫旍奏瀎遣密使与琬相闻,欲有自托之计。吴主曰:“承明不为此也。”即封旍表以示瀎,而召旍还,免官。

夏,四月,壬寅,帝如许昌。

魏纪四(起重光大渊献,尽阏逢摄提格,凡四年)

三月,邵陵元侯曹真卒。

十一月,戊戌晦,日有食之。

汉丞相亮命李严以中都护署府事。严改名平。亮帅诸军犯境,围祁山,以木牛运。因而大司马曹真有疾,帝命司马懿西屯长安,督将军张郺、费曜、戴陵、郭淮等以御之。

八月,诏曰:“先帝著令,不欲使诸王在京都者,谓幼主在位,母后摄政,防微以渐,关诸盛衰也。朕惟不见诸王十有二载,悠悠之怀,能不兴思!其令诸王及宗室公侯各将適子一人朝来岁正月,后有少主、母后在宫者,自如先帝令。”

《傅子》曰:巧诈不如拙诚,信矣!以晔之明智权计,若居之以德义,行之以忠信,古之上贤,何故加诸!独任才干,不敦诚悫,内失君心,外困于俗,卒以自危,岂不吝哉!

秋,七月,以卫尉董昭为司徒。

司马懿使费曜、戴陵留精兵四千守上邽,馀众悉出,西救祁山。张郺欲分兵驻雍、郿,懿曰:“料前军能独当之者,将军言是也。若不能当而分为前后,此楚之全军所觉得黥布禽也。”遂进。亮分兵留攻祁山,自逆懿于上邽。郭淮、费曜等徼亮,亮破之,因大芟刈其麦,与懿遇于上邽之东。懿敛军依险,兵不得交,亮引还。懿等寻亮后至于卤城。张郺曰:“彼远来逆我,请战不得,谓我利不在战,欲以长计制之也。且祁山知雄师已在近,情面自固,可止屯于此,分为奇兵,示出厥后,不宜进前而不敢逼,坐失民望也。今亮孤军食少,亦行去矣。”懿不从,故寻亮。既至,又登山掘营,不肯战。贾诩、魏平数请战,因曰:“公畏蜀如虎,奈天下笑何!”懿病之。诸将咸请战。夏,蒲月,辛已,懿乃使张郺攻无当监何平于南围,自案中道向亮。亮使魏延、高翔、吴班逆战,魏兵大败,汉人获甲着三千,懿还保营。六月,亮以粮尽退兵,司马懿遣张郺追之。郺进至木门,与亮战,蜀人乘高布伏,弓弩乱发,飞矢中郺右膝而卒。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