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舌战群谏(三)[第1页/共4页]

话音刚落,殿内毫无非常,官家与满殿朝臣见怪不怪:这小子都敢说‘谁道仅东华门外以状元唱出者乃好儿’,公开支撑范仲淹又如何样?跟谁不晓得似的,范仲淹得特旨即将回京,就是这小子劝说的官家。

看着这位钱司谏的背影,赵旸心中不免也有些惊奇:此人身为钱明逸之兄,而终究竟未相帮其弟,倒不失是个明事理的。

而现在,赵旸要刘湜当众议论此事,这是刘湜敢谈的么?

此时赵旸再次看向钱彦远,正色道:“钱司谏,我自认谈不上君子,但也恩仇清楚、不屑于挑衅是非,你未招惹我,我也不冲犯你;至于我与钱明逸的恩仇,想必你也晓得了,是他先来招惹我,而后我以牙还牙,至于你说过火,那只是你以为……你既怪我抨击过当,又可曾指责他率先挑起是非?比如此次。……你既不能劝服他停止挑事,又何故来劝我?”

“行吧,我信了。”赵旸不置与否地点点头,环顾殿内群臣安静道:“我敬佩范相公不假,不管是其风格、抱负,都值得我去敬佩。但这并不表示我要成为他,这与我心性不符。我主张以眼还眼、以牙还牙;睚眦之怨,亦无不成报之!”

在世人惊奇之际,杨伟再次皱眉反问:“宋辽有……有盟,西夏贴耳臣服,我大宋与其敦睦为邻,何需求动兵?”

殿内君臣面露惊奇,毕竟他们听赵旸言下之意……竟是主张今后要对辽国、西夏用兵?

此话一出,殿内哗然。

想罢,他脸上再次闪现歹意满满的笑容,问道:“剩下的四位,何不出来见个面?”

赵旸冷哼一声道:“我也不求你面面俱到,提一个建议总有吧?”

“哦,我懂了。”赵旸装模作样地点点头,抬手表示殿内臣僚道:“你是说殿内有特工呗?不知杨谏院指的是哪一个啊?还是说全数?”

赵旸听得眼眉一挑,抚掌大笑道:“苛捐冗赋,好主张,这是恨民不反啊。”

“呃……”刘元瑜为之语塞。

刘湜下认识地看了看周遭,又昂首看了看官家,直觉地感遭到殿内统统人几近都在看他,心中更是不免惶恐,断断续续道:“我……并不反对范相公的发起,只是……”

刘湜又羞又气,正要开口辩驳,却听赵旸抢先说道:“我就敢说,我支撑范相公提出的‘明黜陟’一议!你呢?”

“钱?”赵旸脸上暴露多少奥妙的笑容,“钱明逸的阿谁钱?”

“啊……”刘湜顿时就傻眼了。

他停顿了一下,持续道:“总之,之前鄙人并未掺杂,此时天然也不会窜改主张。但赵正言一口一个书读犬肚,热诚家弟,是否过火?”

殿内群臣成心偶然地看向监察御史贾渐,及知谏院毋湜、杨伟、王贽三人。

钱彦远亦不坦白,照实说道:“不错,我乃其兄。”

“要不然呢?”赵旸干脆挑明道:“若大宋他日对外用兵,以杨谏院之见,当以谁为先?当谁为重?且大抵又是如何的计谋?”

钱彦远微吸一口气,皱着眉头正色道:“赵正言所作所为,鄙人亦有耳闻,但不感觉……”

“哦哦……”赵旸故作恍然地点点头,随即俄然眉头一皱,迷惑道:“等会,方才没你啊。”

钱彦远也不惧,昂头走到殿中,先向官家作揖施礼,随即回身面向赵旸。

赵旸双目一瞪,涓滴不给面子:“如何?你这读书读到狗肚子的!”

杨伟又羞又气,怒声道:“我岂不知要未雨绸缪?!我只是感觉,赵正言逼我在众目睽睽之下议论此事,若被契丹、西夏所知,岂不是粉碎了来之不易的战役?”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