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降大任 天地可重生[第2页/共4页]

“这黑毛在昆仑山上呆久了,竟然也得了些灵气,这冰玉池中,有你们三人的合力,虽说有些稚嫩,却也不成藐视,它能抵当得住,也是天意,或许今后……唉!”

至柔说完看着梦儿,眼神充满一派顾恤之情。

昆仑山天玄的祖师爷南求,暮年受剑伤折磨、数年不愈,仰仗深厚的功力,压抑毒害一时,采遍天下百草,也未治愈剑毒,后流落西域昆仑一带,为了不竭按捺剑毒的天生,不得不整天修炼、研磨内功心法。

接着腔调一转,半喜半嗔问道:“是不是常日里、你们也把灵芝与它分食?”

特别是扶摇峰,峻峭耸峙虽不觉高,俯视慨叹之余,曾有人讲诉祖师爷曾登峰长啸,万谷回应。

“宴中另有九嶷山派、天山派后辈,最远当属南海南子岛,其开岛宗师宣岛主与祖师爷昔日有师徒之谊,当今门人后辈已移居永久岛,岛主乐兴为人侠义朴重,至今虽历经数十年,相互仍有友爱联络,其别人物大多也是这般干系。

祖师爷曾言九嶷山派源远流长,广博高深。当年祖师爷与九嶷门人砌磋武学,三旬日未果,本门内功虽略微前出,然剑术互有短长,各擅其场。”

凤儿想要禁止,目视叨教师父,却见至柔缓缓地摇点头,而后又莞尔轻笑:

“当时座中有少林僧三人,年长的约莫六十来岁,另两人大抵略晚一辈后辈,也有四五十岁,父老称受方丈之命赠经籍两本,以酬十年前、我师孟灵冰脱手拯救之恩。祖师爷曾云:少林派由来长远,起于魏晋而盛于隋唐,因达摩面壁于嵩山,用时九年而功成,遂传《易筋》、《洗髓》二经,故少林寺以佛为宗,因佛而动,见佛而止。祖师爷曾与少林寺方丈、谈及佛艺佛功佛法,称虽源于西天却成于中土,继而誉满大江南北,若得机遇当详参细品!”

睁眼一看,已是辰时,冰玉池烟雾环绕满盈,凌儿、梦儿虽近在天涯而不能见,心知其俱已到玄关之地,当下四望却不见师父在此,唯冰水回旋涌动、融流缓慢。

这边雯姨已递过玉碗,凤儿一口喝完,只觉体内炙热,顺势依法施为,似灵魂不在其身,冷热环涌冲解不息,如同在水火之间翻旋。

三姐妹听师父这么详细讲解,方才恍然大悟,心底真是又惊又喜、又爱又怕,却不知能不能如愿,俱不敢当即答话,而是等候师父的安排。

至柔回身说:“九十九天,凤儿,你比为师强多了,本家世一层功,有催眠绝思之状,不必自责。”

厥后在葱岭采配解药时,不测与大食教的天使遭受并斗争,剑毒发作,不能忍耐存亡一线,拔双剑竭尽满身之力,将大食教的光亮天使斩首,飞血劈面溅落满脸满胸,不经意抿嘴舔舐嘴角唇边。

迷蒙恍忽间,觉本身已端坐于扶摇峰顶,周身水势缓缓而泻,花香在左鸟语在右,朝阳冉冉升腾、红光通体怡爽。

丹田中,气浪一个接着一个,奔腾于四肢、钻摩于玄关,掌心足底和头顶各部,气势均难以制控,意念急追把持于气海,元神腾空而降,霎那间风平浪静。

三人起家,方才坐下时、酷寒彻骨之状,已消逝无影无踪,更觉此功之神妙,各自光荣。

凤儿随师父目光向师妹望去,只见梦儿座下水气氤氲,四周景状不甚清楚,周遭三尺冰水溶解,绕其缓流。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