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岱久在边关,朝中文官多不认得,游移道:“某家恰是左将军麾下裨将马岱。不满足下如何称呼?”

浴桶边上放着驿馆令送来的新衣,是一袭宝蓝色的飞云流彩蜀锦直裾,披发着温和的光芒,瞧着华贵非常。但他只是仓促一瞥,并不取用,只从行李中取出一件浆洗得泛白的青色麻布长袍,披于身上。此前在武都,行李大多丧失,这件衣服是当日穿在身上的,故而得以保存。

姜维闻言便是一愣。

东汉末期,中原烽火连缀,人丁锐减。蜀中反倒因为地处边沿,未经涉及,模糊另有几分当年乱世之景观。

而那位书卷气甚重的尹默,其字思潜,梓潼涪人。因益州多贵今文而不崇章句,故幼年时远游至荆州,跟班司马徽、宋忠学习古文经学,特别精于《春秋左氏传》。刘备入主蜀中后,仰其学名,聘其为益州劝学处置,作为益州学官。刘备进位汉中王时,也多借其学问,制定礼节典故。现在可谓是蜀汉当朝的一代学士,此时作为府中的代表前来迎候。

眼下姜维一行人正立足于CD北门。抬头望去,只见城墙高三丈,楼观绚丽,城郭完固。

姜母问道:“马将军不与我划一行了吗?”

西汉元封五年(公元前106年),汉武帝分天下为十三州,置益州,以此城为州治,至此,这座都会的人丁、农业、手产业、商贸达到顶峰。据朝廷官方统计,当时有户八万,口四十余万,这还不包含各家朱门中的家生子和藏匿等未编入册者。

各种财产中,尤以织锦业最为着名。因西汉时设“锦官”一职,故其又有“锦官城”之称。

时天气渐暗,城门表里尽是出城的行人,或推着小车,或挑着扁担。他们多是住在城郊的农夫,白日里在城中发卖完果蔬米粮,眼下均是踩着点,想要赶在关门之前出城和家中妻小团聚。

右首那名官员三十来岁的年纪,样貌非常严厉。他向马岱拱了拱手,问道:“敢问足下但是自沔阳来的马岱将军吗?”

他情知董允、尹默仍在堂中等待,不忍其久侯,粗粗一扎仍微湿的头发,即向堂中行去。

他不晓得董允所闻何意,只得照实答道:“旧衣服温馨,故而取用。倒是孤负了驿馆令的一片情意。”

及至姜维行至堂中,两人上前相迎。董允的目光落在姜维袍服之间,忽问道:“姜义士如何不穿驿馆令所赠新衣?”

马岱策马缓缓颠末姜维身边,忽小声道:“说不定几今后,你我二人还能同殿面君呢。”言罢,开朗一笑,旋即领着众骑拍马拜别。

董允当即请了姜维、马钧退席宽坐。杨氏扶着姜母到隔间用膳。而姜文、姜武因是下人的原因,天然不得不仆人同席,有侍从将他们引到后间用餐。

除了传统农耕外,CD的织锦业、缫丝、冶铁、兵器、金银器、漆器等手工行业已是非常发财。后代左思《蜀都赋》“市廛所会,万商之渊。列隧百重,罗肆巨千。贿货山积,纤丽星繁”描画的就是这般盛况。

姜母、马钧、姜文、姜武此时都来与董允、尹默见礼。

早有驿馆令和侍从在门口恭候,将一行人引入一进独立的院子。此处除了有多间屋舍外,还自带一个花圃。繁花茂草,风景恼人,又兼阔别贩子,非常清幽,倒是个可贵的好住处。驿馆令教唆侍从将行李一一卸下安设好,又为世人筹办热水新衣,以供沐浴换衣之用。

两边酬酢了几句,董允便道:“旅途艰苦,汉中王已是叮咛驿馆备下美酒好菜接待,诸位请随我来吧。”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