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陟罚臧否[第1页/共2页]

姜维自是满口称是。

姜武晓得曲解了这名诸葛智囊,挠挠头,指着边上肥大的男人,道:“此人犯了盗窃、踩踏田亩之罪,两罪并罚,必是要戍边两年了。”

姜武又插道:“刚刚才说到奖惩清楚,那位诸葛智囊总不能因他是孝子,而免了踩踏田亩之罪吧?”

周姓男人点头笑了笑,道:“这位小兄弟忒也心急……诸葛智囊当场鞠问之下,方知这牛三目不识丁,每日苦于生存,又兼来蜀地日短,不知《蜀科》一事,智囊叹道:不教而诛,则刑繁而邪不堪也。遂两罪只做一罚,免了他踩踏田亩之罪。”

那男人回了一礼,笑道:“戴罪之身,就不脏了将军台前了。”

那肥大的男人目光闪动,很有些不安闲。周姓男人见状道:“这个牛三,性子软弱,就由鄙人代为答复罢。此次诸葛智囊亲理案件后,仅判其盗窃之罪,免了踩踏田亩之罪,故此次戍边半年便可。”

他上一世中看《三国志》时,作者陈寿评价诸葛亮在朝期间蜀汉“吏不容奸,人怀自厉,道不拾遗,强不侵弱,风化寂然也”。

姜母在旁听了半晌,这时俄然道:“诸葛智囊固然轻判,但这位牛三家中另有老母要奉侍,眼下其母岂不是要流落街头,无依无靠了吗?这…这未免也太不近情面了。”

姜维瞥了姜文一眼,畅怀笑道:“孺子可教也!”

牛三闻言,也不知那里鼓起勇气,昂首答道:“这...这位夫人,且听小人一言。那日判案时,诸葛智囊已是赐下赋税,救治老母病情,还将老母支出鳏寡院中,一日能得两餐充饥,又有瓦墙挡风遮雨,比跟着小人时可强多了。小人对智囊的判罚心折口服,只盼着好幸亏军中做事,最好能就此留在军中,以酬谢智囊的大恩大德。”

姜维笑道:“可贵你本日俄然好学起来。也罢,我便说上一说,你且听好了。”

姜母闻罢,感慨道:“这位诸葛智囊贤能淑德,必是上天派来帮手真龙天子的。伯约,你到CD后,定要向这位智囊多多请益才是。”

周姓男人笑道:“小兄弟此言差矣,且听鄙人把话说完。说来忸捏,智囊判完后,又赞鄙人忠敏于事,当为诸县榜样,有罪当罚,有功亦当奖。他已是拔擢鄙人为县尉,掌一县治安。只待来岁戍边返来后上任。提及来,鄙人此番还是因祸得福了。”

周姓男人解释道:“这牛三为本土游民,因遁藏战乱流落到郫县,家中奉侍一名老母,每日驰驱挣口吃食。那日其母染了风寒,他一筹莫展,这才起了盗窃之心…”

能够获得如此高的评价者,全部中原汗青上也是寥寥无几。也难怪陈寿说诸葛亮治国程度不亚于管仲萧何,本日得见,公然名不虚传。

“倒也不尽是汉中王之威德。”边上俄然有人发声。

马钧叹道:“昔…昔管仲夺伯氏骈邑三百,没…没齿而无牢骚。人皆言卧龙凤雏,得一可安天下。本日得见,方知其真也。”

马岱是个爱交朋友的性子,遂相邀道:“这位兄弟,桌上有肉有菜,若不嫌弃,还请过来一叙。”

姜维见他辞吐落落风雅,不似平常百姓,想起刚才他说本身是“戴罪之身”,心下猎奇,也是抱拳问道:“敢问兄台贵姓大名?”

“此语也是孔子说的,语出《论语・宪问》,全文是:人也。夺伯氏骈邑三百,饭疏食,没齿无牢骚。这是关于管仲的一个典故。管仲是春秋时齐国名相,他根据《周礼・地官司徒》中的规定,每三年对治下群臣停止考核。有一次考核成果以为伯氏管理骈邑不体恤百姓,劳民伤财导致民怨沸腾,因而罚伯氏剥夺骈邑三百。伯氏是以被撤职为百姓,糊口也不如以往优渥,但他却因为管仲罚得有礼,涓滴没有牢骚。”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