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兮若冬涉川﹔

故处置于道者,同于道﹔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丁爽﹔

六合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

修之于天下,其德乃普。

「我有为,而民自化﹔

神得一以灵﹔

老子:「品德经」:第三十八章

飂兮若无止。

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

明白四达,能无知乎。

我独异于人,而贵食母。

盖闻善摄生者,路行不遇兕虎,入军不被甲兵﹔

俨兮其若容﹔

死而不亡者寿。

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

天门开阖,能为雌乎。

孔德之容,惟道是从。

吾以是有大患者,为吾有身,

善建者不拔,

是以贤人之治,

万物无以生,将恐灭﹔

恒也。是以贤人处有为之事,

老子:「品德经」:第七章

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不欲以静,天下将自定。

故飘风不终朝,骤雨不整天。

孰能安以动之徐生。

夫唯不盈,故能蔽而新成。

其上不皦,其下不昧。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

老子:「品德经」:第二十章

老子:「品德经」:第四十九章

世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台。

侯王得一觉得天下贞。

老子:「品德经」:第四十二章

非道也哉。

将欲废之,必故兴之﹔将欲取之,必故与之。

道之出口,淡乎其有趣,

善之与恶,相去如何。

何谓贵大患若身。

天得一以清﹔

地无以宁,将恐废﹔

使我介然有知,行于大道,唯施是畏。

俗人昭昭,我独昏昏。

神无以灵,将恐歇﹔

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

始制驰名,名亦既有,

老子:「品德经」:第五十四章

有物混成,先六合生。

夫物或行或随﹔或嘘或吹﹔

六合之间,其犹橐龠乎。虚而不平,动而愈出。

揣而锐之,不生长保。

生而弗有,为而弗恃,功成而不居。

善抱者不脱,子孙以祭奠不辍。

故满足不辱,知止不殆,能够悠长。

虚其心,

故善人者,不善人之师﹔

善建者不拔,

老子:「品德经」:第五十三章

是谓袭明。

自今及古,其名不去,以阅众甫。

是以圣报酬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老子:「品德经」:第四十四章

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知名之朴。

上德若谷﹔

吾何故知天下然哉。以此。

君子居则贵左,用兵则贵右。

塞其兑,闭其门,毕生不勤。

整天号而不嗄,和之至也。

老子:「品德经」:第五章

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

老子:「品德经」:第四十七章

不自见,故明﹔

不得已而用之,澹泊为上。

修之于家,其德乃余﹔

进道若退﹔

孰能浊以静之徐清。

信不敷焉,有不信焉。

老子:「品德经」:第三十三章

夷道若颣﹔

老子:「品德经」:第四十五章

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

其在道也,曰:余食赘形。

保此道者,不欲盈。

涤除玄鉴,能无疵乎。

故满足之足,常足矣。

公乃全,全乃天,

此二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

古之所谓「曲则全」者,岂虚言哉。

繁华而骄,自遗其咎。

周行而不殆,可觉得六合母。

善行无辙迹,善言无瑕谪﹔

老子:「品德经」:第二十三章

老子:「品德经」:第二十七章

物壮则老,谓之不道,不道早已。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