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者,扶桑大帝自谓也。言我道成,承昔道君授以黄庭之时也。言此道不远,止在丹田,故即言是昔也。
【厥字灵源名混康,】
《洞神诀》云:上虫白而青,中虫白而黄,下虫白而黑。人死则三虫出为尸鬼,各化为物,与形为殃,击之突破也,其他众虫,皆随尸而亡。故学仙者精谨备于五情之气,服食药物以去三虫。又云:上尸彭琚,令人好滋味,嗜欲痴滞;中尸彭质,令人贪财宝,好喜怒;下尸彭矫,令人爱衣服,耽****色。亦名三毒。
摆布皆有神真,为学道者之持。
存思脾之神,则心灵洞鉴之。
三光在上,而下烛九隅、九方也。言常存日月,洞照一身也。
【琳条万寻可荫仗,】
按《玉历经》云:下丹田者,元命之底子,精力之所藏,五气之元,在脐下三寸,附著脊,号为赤子府。男人以藏精,女子以藏胎,主和合赤子,阴阳之流派也。其丹田中气,左青右黄,上白下黑也。
【洞房紫极灵流派。】
桃孩,阴阳神名,亦曰伯桃。《仙经》曰:命门脐宫中有大君,名桃孩,字合延。衣硃衣,巾紫芙蓉冠。暮卧存之,六甲、六丁来侍人也。生华芒,谓阴阳之气不衰也
【间关荣卫高玄受,】
【长精益命赖君王。】
胃宫繁华,则无病伤。】
【男女回九有桃康,】
腹中神生,灵气畅通,故不亡也。固精于肾阙,肾得神真,自无所泄。
【明堂金匮玉房间,】
【子存内皇与我游,】
方静圆动,不动不静,但当杜塞,不妄泄也。
桃康,下神名,主阴阳之事。《大洞真经》云:三元隐化,则成三宫。三宫中有九神,谓上、中、下三元君,太1、公子、白元、无英、司命、桃康,各有宫室,故曰桃康丹田下神名桃康,仆人之精、胎,能回通三田,成九神之气。
【可用存思登虚空。】
【治人百病消谷粮,】
【一至不久升虚无。】
【黄衣紫带龙虎章,】
【含漱金醴吞玉英,】
阴阳两半成一,故对相望。
【灵台郁蔼望黄野,】
皆上元之宫,释如上说也。
灵台章第十七
【落落明景照九隅,】
魂阳魄阴,各得其一。内守而不争。
五灵谓五星也。水、金、火、木、土五行星。上应天星,下映五脏。烛焕列举一身,常能存之,则与六条约休。
合三觉得一,散一觉得三,此道之要也。
玉旁,鼻庐也。三虫既亡,真气和合,出入玄牝,绵绵不断,故曰自偿。
三元为三光之元,日、月、星,非指上、中、下之三元辰也。
此经长生之道,一心敬受推行。(未完待续)
【灵注幽阙那得丧,】
【三老同坐各有朋,】
【三寸异室有高低,】
【闭塞三关握固停。】
【或精或胎别执方,】
【左神公子发神语,】
仙宫之服御也。
修身神安,帝书下召,真道既成,名书帝録,则久视之也。
【五灵夜烛焕八区,】
三田之间,各有间关荣卫,心当受以存念,高玄之气下授也。
【遂至不饥三虫亡,】
大道偶然,有感即应。内皇即内景神真。
【上睹三元如连珠,】
金醴玉英,口中之津。《大洞经》云:服玄根之法,心存胃口有一女子,婴兒形,无衣服,正立胃管,张口承注魂液,仰翕五气。当漱漏口中表里津液,满口咽之,遣入玄女口中。五过毕,叩齿三通,咽液九过也。
上睹章第十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