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卷驱伊洛英雄显身手 第四百零七章 乞兵却无果[第2页/共2页]

固然本身已经是尽力劝说张浚,但眼看着淮西兵变还是产生,这令岳飞心中不由蒙上一层暗影,莫非汗青公然不成变动么?这是比来岳飞心中一向都有的疑虑。但若说汗青不成变动,本应早就病逝的宗泽现在还在家中安度暮年,本应血战而死的陈淬现在还在本身军中练习雄师。可如果汗青能够变动,但每一件足以窜改大局的事件不管本身如何禁止,都在遵循既定的轨迹一件件产生。而看着这些事件产生倒是束手无策,这令岳飞心中极其难受。

高宗天子随后又问道:“则何人可矣?”

而就在朝中大变之时,身在江州的岳飞接到高宗天子手诏,命其与宣抚司参谋官薛弼入朝见驾。因而薛弼自鄂州逆流东下,在江州汇合岳飞后共赴行在建康府。这一去,却不知又有何事端。

赵鼎固然在政见上与张浚分歧,但二人暗里间实在都非常赞美对方的品德,见高宗天子要措置张浚,心中不忍,开口道:“浚母老,且有勤王大功,陛下安忍使之母子不相保?”

随后高宗天子自宫内批谕,将张浚贬至岭南安设。赵鼎看到批谕,心中大惊,岭南本是不毛之地,若以张浚的心气,安设岭南无异于逼其就死。因而将批谕按下不发,并于次日早朝,会同百官,齐为张浚讨情,但高宗天子怒意未消,执意不肯。

淮西兵变之事,在朝中引是一片震惊,天然需求人站出来承担任务,而张浚无疑便是第一人选,因而张浚在淮西之变后一个月引咎辞相。而鞭策淮西兵变的幕后黑手秦桧则因为一向深藏,却并未收到涓滴连累。

因而被任万寿观使兼侍读的赵鼎再一次受高宗天子诏命,往建康府入对,当问到其对淮西之事观点时,赵鼎说道:“方得报时,臣在远不得效所见,少补万分,今固无及。然臣愚虑,不在淮西。恐诸将窃议,谓因罢刘光世不当,遂有斯变。自此娇纵,益难号令,朝廷不成自沮,为人所窥。”高宗天子闻言,深觉得然,次日便再度起用赵鼎,任尚书左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枢密使,规复了其左相之职。

赵鼎闻言有些吃惊道:“浚已落职。”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