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卷驱伊洛英雄显身手 第四百零七章 乞兵却无果[第1页/共2页]

高宗天子随后又问道:“则何人可矣?”

张浚又答道:“非赵鼎不成。”

一番思考后,岳飞还是将这个底子就想不到答案的题目临时放下,思考下一步的安排。现在淮西兵奕后,全部防区再无雄师,如果此时伪齐借机南下,则两淮百姓必受其祸。如果求得圣旨,使岳家军进屯淮西,则可将荆襄之地与淮西连成一片,到时一旦北伐,亦可两端联动,不失为一步进可攻,退可守的好棋。

张宪听后说道:“圣上因淮西之变而遍疑诸军,不独指恩师也,待得日久,自知恩师之心。”岳飞闻言苦笑不语。

此时众臣齐议淮西无备,恐伪齐兵至,赵鼎却慷慨地说道:“行朝拥兵十万,敌骑直来,自足抗之,设有他虞,鼎身任其责。”

赵鼎闻言却笑笑说道:‘此则天下共知,虽为国度无穷之患,原其初不过措置恰当罢了。偶因措置恰当,遂投岭峤以外,臣恐厥后者以浚为戒,不复以身任责矣。“高宗天子听之心折,更对赵鼎胸怀大为赞服。

但此时高宗天子对张浚满腹怨气,那里听得进赵鼎之言,只是说道:“勤王固已赏之为宰相矣,功自功,过自过,不相掩也。”

高宗天子闻言仍忿忿不平道:“浚误朕极多,理宜远窜!”

赵鼎说道:“今见诸将,尤须静以待之,不然益增其骄蹇之心。”

过后高宗天子问赵鼎道:“浚常日兄事卿,卿一旦去国,浚以是挤陷卿者,无所不至。今浚获咎天下,卿乃死力救援,卿贤于浚远矣。然本日作坏得如此,使朕极难措置,卿亦难做。”

淮西兵变之事,在朝中引是一片震惊,天然需求人站出来承担任务,而张浚无疑便是第一人选,因而张浚在淮西之变后一个月引咎辞相。而鞭策淮西兵变的幕后黑手秦桧则因为一向深藏,却并未收到涓滴连累。

随后高宗天子自宫内批谕,将张浚贬至岭南安设。赵鼎看到批谕,心中大惊,岭南本是不毛之地,若以张浚的心气,安设岭南无异于逼其就死。因而将批谕按下不发,并于次日早朝,会同百官,齐为张浚讨情,但高宗天子怒意未消,执意不肯。

随后在朝堂之上,高宗天子再度说道:“淮西之报初至,在朝奏事皆失措,惟朕不为动。”

张浚想到与秦桧来往之事,心甚悔之,因而便答道:“近与同事,始知其暗。”

因而被任万寿观使兼侍读的赵鼎再一次受高宗天子诏命,往建康府入对,当问到其对淮西之事观点时,赵鼎说道:“方得报时,臣在远不得效所见,少补万分,今固无及。然臣愚虑,不在淮西。恐诸将窃议,谓因罢刘光世不当,遂有斯变。自此娇纵,益难号令,朝廷不成自沮,为人所窥。”高宗天子闻言,深觉得然,次日便再度起用赵鼎,任尚书左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枢密使,规复了其左相之职。

但岳飞这封言辞诚心的良策却被早已吓破了胆的高宗天子反对,其很快回书道:“卿盛秋之际,提兵按边,风霜已寒,征驭良苦,如是别有事件,可密奏来。朝廷以淮西军叛以后,每加过虑,长江上流一带,缓急之际,全藉卿军看管,可更戒饬所留军马,练习整齐,常若寇至,蕲阳江州两处水军,亦宜遣发,以防不测,如卿体国,岂待多言。”

张浚罢相,而在谁来代替他的事情上,高宗天子又有了疑虑,因而在张浚分开之时,关于其继任者的事情特地问道:“秦桧何如?”

赵鼎固然在政见上与张浚分歧,但二人暗里间实在都非常赞美对方的品德,见高宗天子要措置张浚,心中不忍,开口道:“浚母老,且有勤王大功,陛下安忍使之母子不相保?”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