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卷驱伊洛英雄显身手 第四百二十章 金国的羞辱[第2页/共2页]

秦桧目睹朝中便要大乱,赶紧说道:“和议一事,事关严峻,待我朝天子与群臣计议火线可定夺,还请使者先行安息。”

张通古闻言嘲笑一声道:“天子?好一个天子。”说罢拂袖而去。

随后主管殿前司公事杨沂中、主管侍卫马军司公事解潜、主管侍卫步军司公事韩世良三人齐至都堂,责问秦桧道:“主上受金书欲行屈已之礼,万一军民汹汹,将若之何?”秦桧沉默不语。三人又退至御史台对勾龙如渊说道:“今三大将在外,它日见怪,以尔等为宿卫之臣,乃令上行此礼,不知何词以对?”

“臣备员枢属,义不与桧等共戴天日,戋戋之心,愿断三人头竿之藁街,然后羁留敌使,责以无礼,徐兴问罪之师,则全军之士,不战而气自倍。不然,臣有赴东海而死,宁能处小朝廷求活耶!”

此言一出,朝堂高低一片哗然,金朝此举,无疑是在一意乞降的高宗天子和秦桧脸上清脆地给了一记耳光。按张通古所言,金国已然不再承认大宋为一国,而只称江南,并且出使之举,也非两国通问,乃是金熙宗下达诏谕。而让高宗天子跪接诏谕之事,更是触及了朝臣的底线。

秘书省校书郎范如圭除与别人联名上奏外,还伶仃写信给秦桧略道:“天下之痛,莫甚于不得其死,君亲不得其死而不复雠,不讨贼,虽得梓宫而葬之,于臣子之心,能安否乎?古之人有命将出师、誓灭鲸鲵,以迎梓宫者矣。虽其力小势穷,不能有济,而名正言顺,亦能够无愧于天下后代,未闻发币遣使,祈哀请命,以求梓宫于寇雠之手者也。”“闻其使称诏谕,挟策命而来,要主上以下拜之礼,果有之乎?其无之也,果可从乎?其不成从也。背面事雠,匹夫犹不肯为,忍以堂堂之宋,君臣相率而拜不共戴天之人哉?”“相公若必欲拂天下之情,同意主上受此屈辱,有如奸雄,因众心之愤,拥数十万之众,仗大义以问相公之罪,则将何辞以对?相公尝自谓我欲济国事,死且不恤,宁避滂怨?相公之心则忠矣。使杀身而无益于君,志士仁人之所愿为也。若犯公愤陷吾君于不义,政恐不唯怨谤罢了,将丧身及国,毒流天下,遗臭万世。苟非至愚无知,自暴自弃,天夺其魄,心风发疯者,孰肯为此?”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