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将恭迎钦差大人。”谭三格草草地行了礼,嘴上说着恭迎,神情却实足地倨傲。
弘历又将目光从那群举子脸上扫过:“除了和珅,可另有人情愿去往云贵边疆?”
和珅为了指那地形图,几近全部身子倚在了御案上。两人靠得那么近,看在众举子的余光里,就像窃保私语普通。
“门生情愿。”
和珅见弘历起火,赶紧跪下,面上却无错愕之色,安闲道:“门生只是觉得,发兵事,是最劳民伤财的。缅邦国小民寡,兵源不敷,一面还与暹罗有胶葛,断无与我大清对抗的气力。”
当和珅使尽浑身解数,终究赶到陇川时,鲜明发明额尔登带领的北路军竟还在陇川缠足不前。和珅翻身上马时,因着一起风尘仆仆,穿着打扮有几分落魄。北路军提督谭三格面上笑着,内心却对这位初来乍到的钦差大人非常不屑。
“门生不敢,皇上如果从未想过让步,又何必问我等举子的设法呢?明瑞将军勇猛善战,皇上又在踌躇甚么?”和珅并不让步,直视着弘历的眼睛。
“门生大胆,想求一幅边疆地形图。”吴书来极有眼色,和珅一开口,他就立马叮咛侍卫将地形图取来。
弘历不动声色地拉开两人的间隔,和珅也返身下了台阶。吴书来将加急文书呈上:“皇上,云南的军报。”
谭三格再看不起和珅,也不敢在圣旨面前拿架子,双膝一软便跪倒了,只是瞧着和珅的目工夫恻恻的,带着股狠劲。
“此话怎讲?”弘历本来依托在御座上,听到这话,躯体略微前倾,不自发地绷直了腰背。
和珅瞥了他一眼,也不废话,从行囊中取出用锦盒盛着的圣旨,冷声道:“按律,官员见圣旨如同面圣,需求跪迎,谭大人请吧。”
吴书来恨铁不成钢地瞪了和珅一眼,仓猝赶上天子的脚步。
“门生想要,便宜行事之权。”
和珅愣住了,短短一刹时,他脑中闪过无数种能够,唯独没有想到,弘历给他的,是这句话。
弘历待和珅说完,沉默很久,方才沉声道:“不可......”和珅呼吸一滞,眼里的光彩渐趋暗淡。他闻声弘历一字一句道:“朕......向来不做这等半途而废的事情,要打......就打到缅邦没不足力乞降为止。”
弘历睨了和珅一眼,半晌道:“准了。”说完就站起家,脚步极快地拜别了。
一屋举子鸦雀无声,年青的帝王脱力地跌坐在御座上。如果不是念及殿内另有人,他的确想狠狠地敲本身的脑袋。战役的过程和上一世几近如出一辙:明瑞被困在木邦,北路统帅额尔登畏敌不前,错失救济的良机,乃至明瑞的人马全军淹没。
弘历的神采黑得如同一堆死灰,一把将文书摔在案上,厉声喝道:“额尔登呢,他手上的一万兵马是死人么?”
弘历再次望向和珅:一副文人的身子,只怕骑马行三百里地就去了半条命,偏要抢着去做这吃力不奉迎的差事。
“你想要甚么?”
一众学子都眼观鼻,鼻观心,方才表示得非常主动的举子,也都没了动静。
“门生大胆,想向皇上求一样东西。”和珅给弘历磕了个响头。
世人见弘历疾言厉色,都吓得不敢言语。少数几个方才被和珅问懵了的举子,眼里暴露了幸灾乐祸之色。
次日凌晨,和珅提上行囊,快马加鞭地赶往云南。他本是文官,虽说自小学过些工夫,可自从走了科举的门路,拳脚也日渐陌生了。长时候在马背上颠簸,让他浑身如同散了架普通。但即使是如许,他仍然不敢迟误一刻钟。因为他晓得:晚到一日,明瑞的处境就伤害一分。一旦缅军包抄了木邦,就算他有再大的本领,也有力回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