旷兮其若谷;

第二十七章

信不敷焉,有不信焉。

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

此二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

第六十八章

生之,畜之。

明白四达,能无知乎?

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

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

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故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

第一章

《品德经》为韵文哲理诗体。《庄子天下篇》括其旨曰:“以本为精,以物为粗,以有积为不敷,淡然独居神明居。……建之以常无有,主之以太一,以濡弱谦下为表,以空虚不毁万物为实。”其说大抵从天人合一之态度解缆,穷究作为六合万物本源及宇宙最高理则之“道”,以之为宗极,而发明修身治政等人道。所谓“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天然”,人道当取法于地,究源及道所本之天然。道之理则,分无、有二面。道常无,知名无形,先于六合鬼神,而为六合万物之始,道常有,生六合万物,具无穷之用。道之理则贯穿于万有,表示为万有皆相对而存,极则必反,终必归,底子之规律。而有之用,常以有为本,“有生于无”。贤人体道之无,法道之天然有为,以之修身,当无欲而静,偶然而虚,不自见自是,自伐自矜,为而不持,功成而不居,怀慈尚俭,处实去华,以之治天下,当“处有为之事,行不言之教”,还兵器,离争斗,不尚贤,不贵可贵之货,不见可欲,使民谦真假腹,无知无欲,则有为而治。“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故晓得者守雌抱朴,让步谦下,挫锐解纷,和光同尘,以荏弱胜刚烈。

第四章

揣而锐之,不生长保。

善结无绳约而不成解。

我独异于人,而贵食母。

自矜者不长。

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

第十八章

生而不有,为而不恃(shì),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第八章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天然。

善行无辙(zhé)迹;

吾以是有大患者,为吾有身;

是谓袭明。

是以贤人欲不欲,不贵可贵之货;

傫(lěi)傫(lěi)兮,若无所归。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视之不见,名曰夷;

信不敷焉,有不信焉。

俨兮其若客;

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绝学无忧。

惚兮恍兮,此中有象;

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

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

第十六章

道冲,而用之或不盈。

第十二章

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第五章

常知稽式,是谓玄德。

故飘风不终朝,骤雨不整天。

第二十五章

知名六合之始;驰名万物之母。

何谓贵大患若身?

故有之觉得利,无之觉得用。

宠为上,辱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

是谓要妙。

贤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第二十八章

第二十章

是以贤人抱一为天下式。

是以贤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

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

为天下溪,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

故大制不割。

我愚人之心也哉,沌(dùn)沌(dùn)兮!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

《楚简老子品德经》窦中亮

埏(shān)埴觉得器,当其无,有器之用。

复命曰常,知常曰明。

善言无瑕(xiá)谪(zhé);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