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八章 歪打正着[第1页/共3页]

王思任点头道:“这个我也传闻了,仿佛是从吕宋、爪哇那边传过来的种子,京师那边叫土豆为土芋,公然耐旱易种,但陕西却未见有人莳植,这个并非处所官想推行就能推行的,那些拥田数千上万亩的地主只肯种能卖钱的稻麦,既如江南富庶之地,很多良田连稻麦也不种,种生果、种桑麻,甚么值钱种甚么,一旦遇灾荒,就无余粮了。”

张原招手道:“真真出去。”

张原也懒得和她计算,放下笔,说道:“一起去后园玩雪吧,读誊写字也累了。”

王思任对张原这么慎重其事说番薯有些奇特,不过张原体贴时务明显是功德,现在的秀才士人哪个体贴这些事,笑道:“我赋闲在家,现在名声还没你清脆,你好好尽力吧,早日科举退隐,专门推行番薯莳植去,哈哈。”

张原笑道:“门生还是情愿向渍庵先生就教,能学到很多书籍外的学问。”

张原从速去见能柱,免得穆真真太害臊。

却听穆真真害羞的声音道:“少爷―― ”

穆真真进了书房,张原看她双足,穿了一双灰玄色毡靴,大明服饰轨制,官员和生员以上有功名者才气穿皮靴,百姓只许穿皮扎或者毡靴,但嘉靖以来,这些品级规定已形同虚设,百姓、商贾都穿直缝皮靴,张萼、张原也没功名,照穿白皮靴不误,但堕民毕竟职位最低,没见敢穿皮靴的,毡靴能够穿,毡靴是蒙前人传到中原的,没皮靴都雅,但御寒更佳张原见穆真真脚上这双毡靴纤尘不染、也不见湿痕,便问:“真真你是飞过来的吗,那么厚的雪竟能不湿鞋?”狐疑这堕民少女又是穿草鞋过来到这里才换上的,口气便有些不悦。

王思任道:“那好,你去吧,制艺每日一篇,古文两日一篇便可,另要多读诗赋,学着写,有八股的功底,写诗应是不难,另有,大善寺的启东先生对你极其赏识,你也能够常去处他就教,放心,我没有流派之见。”

王婴姿也笑将起来,看着张原说道:“番薯县令。”

武陵叫了起来,放下碗筷,探头钻出舱门布帘,看了看空中正飘飘而下的雪huā,对摇橹的稍公孙:“大叔,下雪了。”

张原道:“教员,门生晓得福建那边有耐酷寒干旱的番薯、土豆和玉米,合适山地莳植,只需播种,来年就有收成,虽没有米、麦值钱,但遇水灾,能够让百姓充饥延命,特别是陕西,三年两旱,最合适莳植这些耐旱的农作物。”

乌篷船行至会稽水门外,便折向另一条水路往西去山阴,这时,天气愈发阴沉,北风刮得愈焦炙了,船舱里暗淡如幕,船顶竹篷被凛冽北风吹得“噼啪”直响,靠舱门坐着的武陵刚把碗里最后一口擎面汤喝完,正咂叽着嘴巴回味呢,厚厚的门帘“呼”的一声被风刮开,随即又垂闭,武陵感觉脸冰冰的,看碗里,有几朵晶莹的雪huā正渐渐熔化一“下雪了,又下雪了。”

石双将一个炭火红红的火盆搬到西楼书房,就摆在书桌上面,张原临摹小楷时双脚就踩在火盆两侧,两腿一暖,满身都暖,一边练字,偶尔昂首看看门外,那雪麋集得看不到天井另一侧的南楼,呵气如云卷云舒一这几天穆真真没有过来,不知她去买了暖靴穿没有,上回张原给了她三钱银子让她本身去鞋铺定制,想想那天穆真真在井边濯足脚丫通红的模样,张原至今都感觉两脚发冷雪紧一阵慢一阵,断断续续下到第二天午后,后园积雪竟有两尺厚,张母吕氏道:“这么大的雪我也是第一次见到,这还没到腊月呢。”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