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四章 雄辩与强记[第1页/共3页]

――――――――――

周延儒当即向皇太子跪下道:“太子殿下,小臣愚笨,听得片言只语未加详察,只凭一腔忠心就错怪张修撰,小臣甘受太子殿下惩罚。”

张原又问:“钟公公和小高公公呢?”

朱常洛道:“本日之事几位莫要别传,免得流言说我东宫讲官不敦睦。”

张原又讲第二条离经叛道语,如许一条条讲下来,朱常洛对比着周延儒的帖子看,张原把周延儒记下的那些话都嵌出来了,但联络媒介后语,就与周延儒要弹劾张原的那些意义差异了,张原最多也就是与王阳明弟子王艮创建的泰州学派的思唯有些附近,与正理邪说那是毫不沾边,实在张原还是对本身的原话略有些窜改的,但没有灌音机,周延儒就是当时站在中间听也没法指证他,有皇长孙、钟寺人父子给他作证呢。

小高当然也给张原作证说张原说得没错了。

待张原回嘴到第十七条,已经畴昔了半个时候,现在皇太子已经不是思疑张原有没有离经叛道语,而是震惊于张原的强记,钟寺人很合适地在太子耳边轻声说了一句:“千岁爷,张修撰为童生时就以过耳成诵名扬江南。”

钱龙锡、孙承宗、周延儒、张原一起躬身道:“服从。”

周延儒脑门青筋直绽,张原句句带刺啊,但太子既发话,他只要先闭嘴,瞋目瞪着张原,这癸丑科状元与丙辰状元成死敌了。

朱常洛叹道:“少有的奇才啊。”

朱常洛听了孙承宗为张原的辩白只微微点点头,他要看张原如何自辩。张原正在看周延儒的那份帖子,方才皇长孙朱由校磕磕绊绊读了两刻时,张原倒是一目十行。很快看完,将帖子递给王安,由王安转呈给太子朱常洛。朱常洛问:“张修撰既已看完,可有何话说?”

朱常洛见周延儒言语诚心,也只觉得周延儒是曲解了张原,让钟本华把周延儒搀起,说道:“周侍讲不须自责,你与张修撰同为东宫讲官,都为教诲我儿殚精竭虑,都是一片忠心,两位莫要是以事生了隔阂,今后还要共同教诲好我儿由校。”

想到张先生今后不会再做他的讲官了,朱由校内心难过,感觉非常对不起张先生,他不该该把张先生的话讲给周讲官听。

周延儒拱手道:“孙大人,下官笔录的这份帖子皇长孙已经劈面朗读过,表示都是张修撰曾经所言,并非下官曲解了张修撰。”

朱常洛问:“为甚么是过耳成诵?”

神情严峻的朱由校这时总算明白了,这位周先生是冲着张先生来的,说张先生教了他一些不好的事理,想把张先生赶走,难怪周先生每次都要问他张先生教了他一些甚么事理,却满是处心积虑为了赶走张先生,这让朱由校很愤恚,十二岁少年的爱憎清楚,张先生是他最爱好的讲官,他此前从没碰到张先生如许的人,暖和可亲、从不以大事理压他、对他的一些率性非常包涵,以是每次见到张先生来进讲,朱由校不自禁的就欢愉起来,用他的说法是“心开”这时听周延儒说他读过那份帖子并且表示了认同,朱由校真想大声说“我刚才没看清楚,张先生并没有说过那些话”但是看到爹爹那张板着的大脸,朱由校又不敢挺身而出否定。毕竟他方才是点头说了“是”的,忽是忽否很不好,爹爹定要惩罚他――

巳时末刻,张原与孙承宗出了东华门,张原长舒了一口气,对孙承宗道:“多亏孙大人事前提示,下官是一身盗汗哪。”

这话听得真别扭啊,周延儒却只得忍了,还要向张原报歉,他必须这么做,为的是保住东宫讲官这个位子,也力求挽回皇长孙对他的印象。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