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四章 联欢献艺[第1页/共2页]

未几时,只见一青衣女子盈盈而上,但看她妆容整齐,长相清丽,度量一琵琶信步而来。且看台下反应,就知这女子倍受欢迎。她在台上对着三方看客微微一笑,欠身见礼便缓缓坐下。这《霓裳羽衣曲》是唐玄宗为玄门所作之曲,安史之乱后失传。在南唐期间,李煜和大周后将其大部分补齐,但是南都城破时,被李煜命令烧毁了。到了南宋年间,姜夔发明商调霓裳曲的乐谱十八段。这些片段还保存在他的《白石道人歌曲》里,是以传播于后代。

南都城千古闻名,明朝两京,南京便是此中之一,若不是成祖朱棣称帝今后迁都北京,恐怕至此,这南京仍然是大明的都城了。

风月之所自有风月之事,南都城驰名首富,名唤富甲,此人三代经商,积累财产无数,到他这代,更加做大,财产范围的确可说是富可敌国。所谓‘富商必好色’,此话用来描述此人倒也非常贴切,此人别的爱好没有,最大的爱好就是喜好美女。是以这晚之事,就是与此人有关。秦淮河本多烟月之所,其间美女如云,这晚但是不平凡的一晚。

看台之上坐着形形色色的人,高台正对的看台坐位上所坐之人无一不是穿着富丽,有穿锦衣、穿官服、穿绫罗绸缎的,男女长幼看来都是达官朱紫。看台左边尽是年青女人,各个擦胭抹粉,盛饰艳抹,明显是各青楼前来看热烈的女人们。看台右边的也是女人,不过有老有少,老的妆容花梢,有的还叼着旱烟,都坐着,看模样是各青楼的老鸨。她们中间都站着少女,看打扮能够都是侍从丫环。看台之上,摆着酒菜,看客们能够边看边吃喝,不过面前气象是人们多被高台上的出色演出吸引,全神灌输目不转睛看着,底子偶然面前的美食,能够设想高台上的演出有多出色。

夜幕来临,华灯初上,将花街柳巷映得透明,灯红酒绿之下,夕市方才结束,夜市便展开得非常闹热。各个大街冷巷,人头攒动,忙繁忙碌的商贩们正筹办着各自的买卖,闲暇的人们也自各游赏旁观,打量着秦淮河边的风趣物事。不过,恰是这各有所顾之时,俄然人群中像是炸开了锅似的躁动,人们开端驰驱相告。闲暇的人们自不必说,跟着前面的人跑动起来,那些忙于买卖的贩子竟然也放动手中的活计,跟从人流而去。且看他们一个个的神采,面露猎奇与镇静之色,看来不知是被甚么希奇的动静所打动?

有诗云:“江南美人地,金陵帝王州。”

侍琴缓缓退下,司仪又宣布:下一个出场的,红花楼头牌——司画女人,演出节目——《洛神赋图》,场面仍然如先前活泼,出场的也是个斑斓女子,一身绿衣,丫环们备好了文房四宝,支好画布,那司画话未几说给观众道个万福,便很熟稔的拾起羊毫,聚精会神于画布之上。但见她伎俩或快或慢,或轻或重,端的是挥毫掣电、顺手万变,怳怳如闻鬼神惊,不时只见龙蛇走,一步步龙飞凤舞、笔走龙蛇,未几时,这副《洛神赋图》就跃然于画布之上。

只见高台之上女子一曲舞罢,顿时台下掌声齐鸣,而后司仪宣布:下一个出场的——春宵楼头牌侍琴女人,演出节目——《霓裳羽衣舞曲》,台下顷刻鼓掌雷动。

但见她转轴拨弦三两声,待调试好音后再低眉信手续续弹,归纳才开端。她的一颦一簇和弹奏共同得相称调和。只见她转轴拨弦三两声,竟是未成曲调先有情,其琵琶技艺之高超,端的是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低眉信手续续弹,说经心中无穷事,大弦吃紧如细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庞杂谈,大珠小珠落玉盘。只谈得是冷涩凝绝,幽愁丛生,水浆崩裂,刀枪齐鸣,余音委宛,无声而胜有声。看客们竟看得痴了听得也痴了,曲终好久了,这才有人缓过神来,喊声顿时响起,无不鼓掌喝采。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