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军事上来看,叶卡捷琳堡和车里雅宾斯克一线是乌拉尔产业区连接表里的首要通道,再往南或往北都是山脉,要打出来很难,赤军用50-60万兵力堵口便能够让德军百万雄师无功而返――究竟上华西列夫斯基也是这么安排的,中心战线本来就不太守得住,朱可夫调走兵力南下后,他只能把最后50万兵力用于封堵这个口。但封堵这个口也意味着乌拉尔与莫斯科和斯大林格勒的联络将根基间断。实际上这里就是大号的费尔干纳盆地入口,一旦堵口,德军打不出来,赤军也别想出来
从政治上来看,霍夫曼并不是希特勒,他不想毁灭斯大林和布尔什维克,他最想的是将俄国沿乌拉尔山一分为二。倒不是他对苏维埃抱有胡想或者有圣母情节,而是他的目光是着眼于未来天下格式与欧洲政治。完整毁灭斯大林、让苏维埃崩溃对德国有甚么好处?这些地盘德国又拿不到,倒是日本还能有机遇在远东和西伯利亚分一杯羹。打到最后不过是让弗拉索夫的俄罗斯束缚军同一全部俄罗斯――不要看弗拉索夫现在昂首帖耳,多少年今后必然会对德国构成霸权应战,这是一个大国秘闻决定的,毫不是靠带领人干系或其他一些身分决定的,让俄罗斯不能重新崛起的最好体例就是分裂――先从苏联分裂到俄罗斯,再从俄罗斯分裂到对峙的孟什维克的西俄和布尔什维克东俄。更何况,布尔什维克的东俄将来会在亚洲阐扬严峻影响,无益于稳固德国的霸权职位。
之以是要到5月下旬才动,是因为部分装甲师还在停止严峻换装,按霍夫曼的要求改换为1944型体例(掷弹兵师已全数为1943型体例),他要用德意志的钢铁大水碾碎苏维埃最后的抵当意志……
两人倒吸了一口寒气:雷神之锤原定因而利用在中心方向的决定性进犯力量,现在看来元首的主张改了,以为利用在南线会更好。蔡茨勒道:“这么看来是我多心了。”
此中,莫斯科和斯大林格勒的两个凸起部将被德军中心凸起部拦腰截断,完整变成伶仃的两块,接下去的严峻战役就很较着:赤军要策动打击,只能是莫斯科和斯大林格勒南北对进,夹攻德军中心凸起部;而德军有两个挑选,或是北方个人军群和中心凸起部夹攻莫斯科方向;或是南边个人军群和中心凸起部夹攻斯大林格勒方向。
除SS-7欧根亲王师在费尔干纳盆地作战外,武装党卫军最有战役力的军队全调集在一起构成了前所未有的精锐集群,个人军本级另有4个设备虎2坦克的重装甲营和2个重炮兵师及一系列从属军队,齐装满员后的总兵力高达35万人,比汗青上号称最精锐的第6个人军不晓得要强多少。
霍夫曼给中路打击规定的推动间隔是到乌拉尔山脉下,意即要推到叶卡捷琳堡、车里雅宾斯克一线并持续扩大两翼节制范围。如果从喀山、乌里扬诺夫斯克、萨拉托夫算起,推动的直线间隔高达600-800千米,而如果从沃罗涅日一线算起,已整整向前推动了1500千米――比华沙到沃罗涅日的间隔还要悠远。
对霍夫曼这套计划,曼施坦因是完整附和的,不但附和,并且因为赤军在高加索建议反攻后,他的态度更激进一些――既然着眼于布尔什维克题目的终究处理,为甚么干脆不放出去打呢?外高加索阵势崎岖,并不能完整阐扬德戎服甲集群突击的能力,但南高加索草原就不一样了,这里阵势平坦、一望无垠,完整能将德军闪电突击的能力阐扬到最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