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话间白叟又从布兜中取出一个罗盘,盯着罗盘边走便看,同时口中还念念有词:“山形在地星在天,星气下感祸福依。真星顿起真形了,枝叶皆是破禄随。真星虽云有三吉,三吉之余有辅弼。不知三吉不常生,百处观来无一实。走旗拖尾是真形,若出尊星形变生……”

老道人停下脚步,扫视四周,然后在一片杂草中看到了一块半掩的破败石碑。石碑已经有些年初了,半边身子被埋在地下,老道人上前扒开杂草,暴露一个半字,笔迹血红。

入得林中,因为树冠富强,倒是感受不到雨丝落下,不过劈面而来的就是落叶败北以后生出的瘴气,不过老道人早有筹办,闭气凝神的同时从袖中取出一道“破瘴符”,双指捻住,念念有词。然后就见这道符篆竟自行燃烧开来,却又不伤道人的双指分毫,接着听得“砰”的一声闷响,仿佛是拔出酒葫芦木塞的声音,四周的瘴气便以肉眼可见的速率散去。

那座石碑此时已经完整升上空中,上面公然写着“避暑行宫”四字。

再往前走出大抵三里摆布以后,高耸呈现一片富强树林,在这个暮秋时节,这片树林倒是郁郁葱葱,比起夏季时的浅显树林还要富强很多,枝叶深绿近黑,有些渗人,庞大的树冠掩蔽了阳光,再加上林中弥散的幽幽雾气,竟是使得树林当中乌黑一片,好似深夜普通,一种又似有影影绰绰闲逛,让民气生惧意。

此时一名老道人由南向北,从石安县经弘农县来到北芒县,又经过北芒县进入北邙山的地界。

从龙门府府城往北八百里,有一个北芒县,间隔三十二峰的北邙山已经不算太远,故而此处山势起伏,已然不是平原气象,再加上地处偏僻的原因,常日里少有外人前来,不过比来倒是俄然变得热烈起来,盖因“太阴尸”之事,引得各路江湖人士纷繁而至,突破了这里的安好。

老道人看上去已经有花甲的年纪,头发斑白,一身洗得发白的道袍,脚上是一双磨损短长的平头布鞋,与鹤氅云履且度牒在身的道人相较,实在是天差地别,不过道人背后还负着一柄铜钱剑,倒是品相极佳,以七七四十九颗铜钱穿成,穿绳是金丝银线编织而成,钱则是武帝年间的五铢钱。钱经万人之手流转于天下之间,故而阳气最重,越是古钱就越是如此,以是这把铜钱剑是专门用来驱邪除鬼之用,平常鬼物阴祟之流,只消悄悄打上一下,便立时烟消云散。

当年那位明空女帝,倒是曾经在北邙山一代制作过一座避暑行宫,四周另有三座道家名观,别离是:上清宫、中清宫、下清宫,当时候的北邙山还不像本日这般阴气森森,每逢重阳佳节,上北邙旅游者络绎不断,素有“人居朝市未浇愁,请君暂向北邙游。”的典故,邙山晚眺更被誉为八景之一,每当落日西下,万家灯火,如同天上繁星,登阜了望,伊洛二川之胜,尽收眼底。

本来沉寂无声的密林中突然收回庞大霹雷声响。

老道人如何不知,金木水火土,土为中庸,木、火属阳,水、金属阴,现在下起雨来,可不就是助涨了阴气么?再者说了,这场雨也来得蹊跷,难说没有甚么古怪。

老道人望着这两个字,堕入深思。

老道人立足于林外,饶是见惯了各种诡异气象,此时额头上也微微排泄汗珠,玄女宗有一句极其驰名的话语,叫做:“少阴入老阴,老阴生少阳,少阳化玉阳,玉阳归玉阴。”说的是阴阳相生之道,另有那妙真宗的“阳神大法”,归根究底也是阴极阳生,人体为阳,灵魂为阴,灵魂出窍为阴神,以阴神受至阳至刚的雷劫洗练,如此九重以后,阴极阳生,便是阳神,堪比天上神仙。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