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疯狂套利[第2页/共2页]

对于企业方面贫乏现金的窘境这类耐久性的题目,谢廖沙也是爱莫能助。不过外经贸部有一点点能够帮到这些企业的处所,那就是谢廖沙的地中海贸易公司从外洋互换返来的货色并不会上缴国库,而是出售给了海内的一些供销公司。当然谢廖沙也能够嘉奖一些入口商品给诸如伏尔加汽车制造厂如许的创收大户。如许一来,外经贸手部属的地中海贸易公司的海内企业账簿上就呈现了大量的利润。这些利润本来只是一个账簿上的数字,在之前只能是换成石油、电解铝等大宗物品出口给嘉能可公司。但是现在,因为耶利钦的搅局,谢廖沙有望把这些数字,变成实实在在的能够花消的现金。

而谢廖沙所把持的外贸银行,则办理着苏联统统的对外贸易方面的资金题目。不管是苏联海内的那家企业向外洋出口商品,收款人永久都是外贸银行。外贸银行会把收到的外汇按季度上缴中心银行,然后遵循官方给出的汇率点窜出口企业账目上的资金,而企业获得了红利以后,因为钱只存在于中心银行的账目上,以是既不能给工人们发奖金,也不能用做其他的用处,只能是采办质料或者设备停止扩大再出产。

谢廖沙的外贸银行手上有大量的外汇储备,靠着这部分卢布现金能够遵循官方汇率再反向兑换成为美圆。也就是说,谢廖沙能够随时拿回本身本来的五亿美圆。因为是现金兑换,以是这些对调来的美圆也是现金。因为苏联海内通货收缩严峻,这些美圆在暗盘上能够兑换到比国有银行更多的卢布,也就是说,谢廖沙会把这些美圆在暗盘上兜售,换回更多的卢布,然后这些卢布又能够以公价对调到更多的美圆。这是一个一本万利的滚雪球的买卖,启事就在于官方和国有银行之间那庞大的汇率利差。这类事情在莫斯科的官僚阶层底子就不是甚么奥妙了。很多常常会出国公干的干部都晓得把花不完的外汇在暗盘上兑换返来。但是像谢廖沙这么有前提停止大范围套利的官员是绝无独一的。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