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五十章:重要的棋子[第2页/共2页]

王公大臣们只好又去找顺治天子,但这个时候的福临年仅六岁,底子不能有效收回政令,这进一步增加了多尔衮在八旗中的职位和声望。

王争的大名吴三桂可谓是如雷贯耳,期初他还觉得不过是个发作户,但跟着时候的颠末,昔日这个发作户却已经夺得了大明的半数以上地盘。

“本来是国相,产生了何事,是不是多尔衮那厮狗急跳墙了?”

在这类紧急关头,多尔衮提出了由皇子福临担当大统的折中计划。

这报酬阴鸷之辈,并不是好色之徒,固然握有重兵,但并未涉及吴府。

最早来的,就是已经入主京师的大顺,李自成承诺给他百万两,高官厚禄更是不在话下,但吴三桂仍旧心存疑虑。

思虑再三,吴三桂将多尔衮送来的招降信烧成灰烬,在爵爷府外找来大顺的使者,表达想要归附之意。

不过如许一来,豪格落空了担当皇位的贵重机遇,明显是多尔衮略胜一筹,很多人都觉得此次争位风波已经畴昔,但多尔衮并不筹算就此干休。

蒲月十四日,盛京固然远在南边,但却比南边更早一日听闻李自成攻陷北都城的动静,得知大明已经灭亡,多尔衮当即进宫。

满清内部堕入前所未有的危急当中,两黄旗大臣都是朝廷的重臣,是皇太极生前亲掌的武装力量代表,多尔衮与豪格之间争斗得难明难分、互不相让。

由王争带领的齐军在南京拥立鲁王监国,直到现在,并未有任何别的藩王出面监国称帝,无疑是当今独一一个说话管用的朝廷。

爵爷府内,起首映入视线的便是一把光彩夺目,熠熠生辉的长刀,双龙图样刻于其上,足有一米多长。

听到这话,吴三桂身边的大顺使者也是放松下来,跟着一起放声大笑,但夏国相却摇点头,行色仓促的来到吴三桂身边,附耳说了几句话。

两方谈的很投机,使者一再向吴三桂包管,说闯王非常正视他以及麾下的关宁军,将来必然如果封王拜将的。

说到底,只要吴三桂有任何别的挑选,投降清军都不成能。

吴三桂本来脸上的笑容全数消逝,面无神采的挥手道:

“来人,送使者归去安息。”

“吴将军,这――”大顺使者仿佛还要说甚么,但夏国相称即上前,用眼色表示他从速分开。

大刀挂在屏风前面,吴三桂的面前摆放着两封信,都是来招降的,不过他愁眉不展,频频唉声感喟,到底去哪一个还真是没考虑清楚。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