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零九章:崇德已去,建元顺治[第2页/共2页]

说到底,这些人还是为利所趋势,只要皇宗子豪格继位,两黄旗的政治职位和权力才气有所包管,不会沦为鱼肉。

当然,这都是王争率兵入主南京的后话。

支撑豪格继位的王公大臣们以为豪格军功卓著,才气较高,天聪六年时已晋升为和硕贝勒,而阿谁时候,多尔衮不过是个初出茅庐的愣头青。

提及来,满清此次的集会倒是很像明廷常日中北直隶众臣的朝议,各旗贵族相互声讨,谁都不平谁,如有涓滴不慎,便能够形成八旗内部相互排挤。

两边相争,委决不下。

至是,代善等诸亲王与廷议八大臣共奉福临登基,各旗贝勒大臣共同誓书,昭告六合,改元顺治。

多尔衮手握两白旗,英勇善战的两个兄弟又是他固执的后盾,并且,正红旗、正蓝旗和正黄旗中也有部分宗室暗中支撑他,就更加如虎添翼。

豪格有两黄、两红和两蓝六旗支撑,而多尔衮只要两白旗和其他四旗的部分贵族,自主的前提并不成熟,最大的阻力来自两黄旗原皇太极部下的亲信大臣。

多尔衮一样达到了本身的目标,顺治帝即为今后,下旨以郑亲王济尔哈朗和睿亲王多尔衮共同为辅政王。

只是豪格并没有多尔衮狠辣的手腕,在大多数人都支撑本身的环境下畏首畏尾,竟然非常好笑的信赖了多尔衮在倒霉情势下的逞强。

天下局势,瞬息万变。

更何况,明廷固然在辽东精锐尽失,只要驻守在山海关的吴三桂能够一战,但山东方面还握有一张王牌。

豪格和多尔衮固然都想当天子,但毕竟还没有傻的完整,不会等闲发言,让多年以来的尽力付诸东流。

如果多尔衮站在豪格的位置,怕是会立即商讨周到的打算,动用统统力量来助本身登基。

济尔哈朗老迈怕事,早在松锦之战的时候,他多次贻误战机,让王争有机可乘,形成阿济格阵亡,乌真炮营全军淹没的成果。

只不过安东候王争的态度不明不暗,固然在大要上尊奉明廷,但自从崇祯十五年开端,就已经开端对崇祯天子的旨意不闻不问,完整凭爱好行事。

多尔衮此前一言不发,却在集会即将结束时俄然开口,他建议由皇太极的第九子,年仅六岁的福临即帝位,便是汗青上的顺治。

此言一出,殿上沉寂一片,豪格和诸王公大臣相视傻眼,多尔衮的话让他们找不出任何回绝的来由。

是以,这三旗的代表人物必定要推戴豪格继位,独一有才气同豪格合作的,也就是现在的和硕睿亲王多尔衮。

郡王阿达礼、贝子硕讬等人数次劝说,想要让多尔衮自主为天子,可夙来狠辣判定的多尔衮,此次却一向游移,并没有表态。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