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闻曹操进爵魏王,王凌大感绝望,本要去官退隐,却被曹丕苦心挽留,大受打动,决计为魏国效命,到了军中,方知局势远比他设想的还要糟糕。
周瑜淡淡道:“唐将军此言差矣,吾等起兵伐曹,是为匡扶朝廷,复兴汉室,而非只为东吴也!将军本为汉将,此番弃暗投明,乃适应天意,何谈归顺?”
遂命宇文鲎为前锋,领鲜卑亲兵前去破敌,自领精兵一万随后策应,田豫、王凌押送粮草辎重随后。
丁奉将唐咨带至帐前,已为其包扎伤口,太史慈冷嗤道:“此等不忠之人,留之何用?”
此番曹操班师回朝,进爵魏王,又亲至徐州督战,魏军高低士气高涨,大有一举反攻之势。
人马刚过泰山,正与亲信将领钟缙、钟绅边走边聊,憧憬魏国乱世,俄然火线败军逃回,禀告程喜兵败,人马俱丧。
夏侯惇沉吟道:“宇文将军所言倒也有理,东吴最缺马队,见到诸位或许早已吓破了胆。”
唐咨见这老者气度不凡,竟与周瑜同座,不敢反对,忙跪隧道:“多数督饶命,只因程喜轻敌,谎报军情,我等轻敌,才有此败!丞相称王,军中高低极其不满,小人早欲弃之,请多数督收留,鄙人对吴侯亦敬慕久矣,毫不叛变!”
夏侯惇再见曹操,也冲动得热泪盈眶,干涩好久的左目也自发津润了很多,受封征东将军,增兵三万,誓要踏平青州。
未料曹操野心与日俱增,刘备也不幸殁于荆州,听闻动埋头有戚戚,现在曹操位高权重,文武大多插手魏室,本身成了外臣,堕入进退两难之境。
一阵北风吹过,泰山顶上模糊传来婉转的钟声,二人一起昂首望去,遐想当年汉武泰山封禅,自此西域诸国、四夷之民都将中原人称作“汉人”。
看雄师扬长而去,王凌忧心道:“夏侯将军不听良谋,恐又被周瑜算计。”
王凌眸子里的光也垂垂变黯,太原王氏世代公卿,叔父王允为除董卓历经艰险,终究捐躯就义,多么慷慨壮烈,不想多年今后,曹操竟比董卓更甚。
……
宇文鲎脸上出现红光,抱拳道:“魏王收留我们,又封官犒赏,这等大恩无觉得报,请将军让我杀敌建功吧!”
唐咨答道:“夏侯惇麾下另有精兵三万,又得曹丞……曹贼拨鲜卑马队五千,河北军两万,欲光复青州,再两路军南下,乘势进取淮南。”
唐咨大喜,忙谢礼谨慎坐在一旁,抱拳道:“末将诚恳甘心归顺,愿为东吴效命,万死不辞。”
一员小将出列劝道:“周瑜乃江东豪杰,长于用兵,将军未可轻敌冒进。”
夏侯惇嘲笑道:“某奉魏王将令取回青州,首战倒霉,若不反败为胜,奋发士气,如何破敌?”
近年来夏侯惇对无人可用感到最深,闻言大笑道:“钟将军言之有理,撤除周瑜羽翼,任他足智多谋,无人可用,也是徒然。”
夏侯惇援助青州不及,被吴军挡在泰山郡,自入秋几次进兵,都被周瑜杀退,心中一向憋着一口气。
“程喜奉承之徒,挫我军威,坏某大事。”夏侯惇大怒,顿时调集众将,兼程往前报仇。
钟缙在一旁言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宇文将军若杀此二人,犹断周郎两臂,则吴兵不敷为惧。”
又一想能够是为照顾唐咨颜面,用心说些场面话,也不再细想,遂向唐咨敬酒压惊。
身后一将大笑道:“我传闻江南人都矮小肥胖,不经风霜,将军何必怕他们?让我前去会会他们。”
周瑜又问道:“夏侯惇必起雄师来,将军有何对策?”
夏侯惇见是王凌,此人颇受曹操正视,曾任相府掾属,厥后又得曹丕爱好,安排在军中历练,初来乍到便急于表示,不悦道:“小将军有何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