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融不在乎徐盛,刘枭却在乎。他现在的身份,要收徐盛正合适。收一个将来的名将,再好好培养一番,将来就能独挡一面。

徐盛心中感喟,恭敬应下。

在武安国看来,徐盛这小子成了出头鸟,成了太史慈立威的工具。

太史慈回身去刺探动静。

刘枭端起碗喝了一口,说道:“一杯净水足矣!”

刘枭看向太史慈,叮咛道:“子义,你顿时查一查徐盛的住处。不要轰动徐盛,找军中的兵士扣问。”

“卑职明白!”

刘枭道:“多谢!”

顿了顿,刘枭又说道:“观老夫人的言行举止,并非乡间村妇,读过一些书吗?”

“好!”

徐母一听刘枭的身份后,赶紧侧身,让刘枭入内,在客堂落座。徐母给刘枭倒了一杯净水,忸捏说道:“刘县令,家中贫寒无茶,只能净水一杯,请刘县令包涵。”

徐母赶紧道:“大人,无功不受禄。您拿来的礼品,老妇人不能收。”

恩威并施,方是霸道。

刘枭道:“别拍马屁,去吧。”

很快,太史慈拎着东西来了。

“那里,那里,刘县令请。”

不一会儿,透过院子中的窗户,能够看到屋子中点亮了一盏油灯。紧接着,一个背脊略微佝偻着,头发靠近灰白的妇女走出来了。她时不时的咳嗽两声,翻开门,问道:“朱紫找谁?”

他起家揖了一礼,便往外走。

可惜,得挨十军棍。

典韦上前敲响房门。

顿了顿,刘枭叮咛道:“徐盛,你冒领肉饼在先,是你违背了军纪。你支付的肉饼,本官便不追回了。但是,你犯下的错误,还得奖惩。本官杖责你十军棍,你可佩服?”

“喏!”

刘枭心机转动,关于徐盛的措置定见,很快有了主张。他看向孔融道:“孔相,武安国和太史慈的打斗,不是甚么大事儿,一笑泯恩仇嘛。至于徐盛的事情,交给我措置如何?”

徐母说道:“刘县令慧眼。徐家本是琅琊国莒县的乡中望族,家中诗书传家。只是家道中落,又有贼匪为患,才流落到北海国。只是展转到剧县,留给盛儿的也只要两箱册本了。”

太史慈抱拳施礼,道:“主公,徐盛的住处已经刺探清楚。只是我们初来乍到,不清楚城外线路。故而,末将找了个熟谙的兵士,让他给我们带路。”

“佩服!”

刘枭打量了徐母一眼。

武安国想开口劝说,但见刘枭态度果断,便没有再劝。毕竟,触及到太史慈治军。如果太史慈不能做到令行制止,就没法掌控剧县的军队。

第73章 恩威并施

刘枭面带浅笑,缓缓道:“鄙人刘枭,乃是齐国广县的县令。应北海相孔融的聘请,来剧县围歼黄巾贼。彻夜巡查兵士时,得知公子纯孝,幼年持家,非常不易。公子的年纪不大,但聪明聪明,非常不错。故而连夜来访,冒昧打搅,还请老夫人包涵。”

一刻钟后,太史慈返来了。

看到后,徐母又是一惊。

刘枭挥手,太史慈把带来的腌肉,以及一个荷包子搁在案桌上,然后退到一旁。刘枭摆了摆手,说道:“老夫人有病在身,公子也不轻易。这是小谨慎意,请老夫人收下。”

刘枭让兵士带路,一行人下了城楼,便往城熟行去。已经是夜晚,城内黑漆漆的,百姓都已经歇息。除了时不时的狗吠声,便再无其他声音。走了近两刻钟,刘枭一行人来到了狭小的冷巷中,在一处陈旧的宅子外停下。

刘枭站在城楼上,双手撑着女墙,望着黑漆漆的城外,眼中神采如有所思。奖惩徐盛,是因为徐盛违背军纪,必须惩罚,不然没法保护军纪。刺探徐盛的住处,是筹办去看望一番,以安抚徐盛,毕竟得考虑人,不能过分严苛。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