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7章 小陆议(求推荐,求收藏!)[第1页/共2页]

孙策哈哈一笑。“你曲解了。我只是说你应当学点经国济世的真学问,将来建功立业,光大门楣,别在这破牍旧简里打滚,做寻章摘句的老蛀虫,浪费芳华,误人误已,懂吗?”

“议虽年幼,不敢妄言。在坐诸位都是太守府中的掾吏,孙君能够一一查证。”

周瑜用力的点点头。“明府君面前,瑜不敢妄言。”

陆议脸一红,赶紧点头。“非也,我是说,家叔祖在太守府讲学乃是为国纶才,算不得私事。”

稍大些的少年拱拱手,欠身见礼。“吴郡陆议,敢向孙君就教。”

“孙君此言差矣。”一个稚嫩的声音从陆康身后的屏风前面传来。孙策转头一看,见两个小儿站在屏风旁,一个约莫十岁摆布,一个只要四五岁。大的眼神清澈,小的却气得小脸通红,双眼死死的盯着孙策,恨不得将他化为灰烬。

孙策瞅着宽裕不堪的陆康,心中暗爽。论扣帽子,你们这些儒生还真不见得比我善于,儒家自打耳光的端方可太多了,都不消特地找马脚,如何打如何中。谁稀得跟你们引经据典啊,要么不打,要打就挑关键打。

孙策缓缓环顾一周,幽幽地说道:“这太守府正堂但是国度公器,不是明府君的私邸,更不是陆家精舍啊。”

-

“明府君过虑了。”孙策站了起来。“我孙家固然不是甚么世家,却也小有积储,不愁衣食。求见明府君,不过是想在学问上有所请益。现在看来,只怕是缘木求鱼,白跑一趟。”他缓缓走到门口,又转过身,看着面色发青的陆康。“明府君,董卓祸乱天下,家父身先士卒,浴血疆场,某固然年幼,又没甚么学问,却也要去南阳效力。明府君王谢以后,身为二千石,又深得先帝正视,也该做点实事报效朝廷,而不是坐而论道,吹枯嘘生,白搭朝廷俸禄。”

你不是说国度公器不能谋私利吗,那用太守府讲学算甚么?如果郡学,自有郡学的场合,如果私学,请去你们陆家的精舍,别在太守府,起码不能在正堂,哪怕是带到你家人住的后院去也行啊。

“你晓得天有多高,地有多厚?”孙策可不会因为陆逊年纪小就放弃主动权,立即反击。

-

陆议愣了一下,感觉孙策说得有理,下认识地点头拥戴,随即又认识到孙策这句话是个坑,这不是说叔祖陆康是寻章摘句的老蛀虫吗?他赶紧点头,摇了两下,又感觉不当,再次换成点头,点了两下,又感觉分歧适,摆布难堪,只好僵在那边,满脸通红的看着孙策。

陆康盯着周瑜看了一会。“我正要派人上计,如果能与你们随行,一起上倒是多了几分保障。公瑾,你能有此心,我甚是欣喜。我有几句话想和你说,还但愿你能考虑考虑。”

“是吗?”孙策眨眨眼睛,看起来有些踌躇。

周瑜赶紧向陆康等人拱手作揖,强笑道:“明府君,伯符少年意气,并无歹意。实在我们明天来是有事要和明府君筹议。我们要去南阳参军,伯符说府君忠义,或许会派人入京进贡,说不定我们能够顺道护送,照顾一二。”

周瑜略作思考,躬身领命。“明府君有令,在所不辞。”

陆康很不测。“你们真要去南阳?”

汉末固然已经独尊儒术两三百年,但还没有以德抱怨的说法。当然,更没有以怨报德的说法。施恩者最多不图报,受恩者最多也是安然受之,却绝对不会有以怨报德这么奇葩的实际。

孙策眨眨眼睛。“你是谁?”

陆议难堪地点了点头,有些气沮,如果孙策说他不是太守府的人,陆康教他还是以公谋私,他还真没体例解释。他呐呐说道:“家父早逝,议蒙家叔祖不弃,随行摆布。”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