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六十八章 太子监国[第1页/共2页]

李世民大手一挥道:“想当初,隋炀帝三下江南,却始终把持朝政,却是以迟误朝政多少大事,乃至于天下废弛,朕又岂能重蹈复辙,并且太子固然年幼,但是朕像李承乾这般年纪之时,就已经插手军伍,前去雁门关得救杨广,所谓玉不琢不成器,承乾这块璞玉也是时候砥砺一番了,不然今后难成大器。”

随后,三省六部一一贯李世民汇报本年的局势,当然更多的报喜的居多,毕竟谁也不想在这个时候冒犯李世民的兴趣。

很多官员纷繁上奏,要求李世民遥控朝政。

民部尚书戴胄拱手道:“启禀陛下,现在民部亦有喜信,固然关中平原退耕还林,耕地减少,但是我大唐的田赋却比年增收,就连商税亦暴增五成,本年我大唐财务充足,国力蒸蒸日上,大唐乱世计日可待。”

李世民点头道:“现在的局势实乃我大唐建国以来最好的局势,还望诸卿持续共勉,初创我大唐乱世。”

“不错,如果之前太子监国并无不当,现在砖道便当,九华山并不太远,太子尚且年幼,还请陛下总领朝政。”

李承乾见状顿时暴露一丝镇静的申请道:“孩儿定然不会孤负父皇希冀。”

李世民出游九华山并非一时髦起,而是早有的筹算,前年的时候,李世民已经在朝堂公布到九华山避暑的公告,但是一个不测突破了李世民的打算,那就是墨顿用硝石制冰的呈现。

李世民环顾四方以后,对劲的点头道:“朕临幸九华山以后,朝堂当中,有太子监国,还望诸位大力互助。”

“启禀陛下,太子年幼,尚需熬炼,恐怕难以胜任监国重担,现在大唐到九华山的砖路已经修通,快马加鞭一日便可来回一趟,陛下就是远在九华山,亦可遥控朝堂。”一旁的杜楚客上书道。

“是!”百官这才躬身领命道。

特别是墨家影响最深远的长安和洛阳,产业生长敏捷,商税增收的比例都大幅度上升,模糊约约竟然有超出田赋的趋势,本年的秋赋一收,国库空虚的囧态立减,让贰心中均衡了很多。再也不消恋慕沈夫子了。

“何止是风调雨顺,就连亩产也大幅度增加,有了墨家出产的良种和农药,估计本年的粮食起码增加两成收成,大唐的百姓有福分了。”一旁的大司农苏令侬镇静道。

而本年大唐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再加上墨顿和长乐公主蜜月是李世民对长孙皇后的承诺,这才有了这一次的九华山之行。

“退朝!”跟着庞德锋利的声音,李世民出游、太子监国的事件正式肯定下来。

太极殿中。

当然又岂能全部天下都是风调雨顺,这还都多亏了墨顿供应的压井秘技和泄洪区发起,这才让大唐抵抗水患和水灾的才气大增,再加上管理蝗虫之法,农业的三大害已经对大唐构不成多大的威胁了。

“但是……”百官皱眉道。

百官之首,李承乾听到众臣的反对,不由暗咬银牙,握紧了双拳,眼神中透暴露一丝不甘。

“是呀!现在砖路极其便当,哪怕是暴风暴雨亦能及时达到,底子不会迟误朝政。”魏征也拱手道。

而时候就定在玄月。这个时候,这个时候气候适合,秋高气爽,各种植物膘肥身健,恰是出游和打猎的大好机会,气候方才转凉,李世民就迫不及待的宣布了出游的打算。

“好!”李世民顿时眉开眼笑道,现在国库充沛,本身出游的开支多一点也就没有人说三道四了。

李世民见到百官另有疑虑,不由朗声一笑道:“就算太子年幼,这不还是有尔等帮助,如有严峻之事,方可通报于朕,其他事情,皆有太子定夺。”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