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小漾买石膏时为了制止引发药铺重视,倒是没有在同一家大量采办,而是跑了好几家药铺凑着买的。跟掌柜探听过,石膏矿有很多,这石膏用处虽普通,代价倒是昂贵,今后也能满足大量需求的。
一个小篮子能装4块豆腐,沈小漾往每个篮子里装了2块豆腐一份豆腐泡,筹办送给东十三街及四周熟悉的街坊邻居们。
“今后要卖这豆腐和豆腐泡?”
“这个如何吃?是菜啊还是点心?怪精美的。”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了!
沈二郎是个聪明聪明的娃,看着沈小漾下午做那三框豆腐便学会了如何做,煮浆火候、点浆的技术的确掌控的比沈小漾要好,青出于蓝胜于蓝!
郭六爷分开后,沈小漾叮嘱三郎、四娘看好家门,别给陌生人开门,便带着沈二郎出门去了。
“阿姐阿姐,我还想吃。”四娘撒着娇,眼巴巴看着沈小漾。
“沈家杂货铺今后改卖吃的,这豆腐和豆腐泡也做得啊,独一份儿!”
“我也要帮阿姐揉手。”
沈小漾点了点头:“是啊,今后就叫妙味斋了。”
“爹,明儿我们还能吃豆腐么?”
这会的气候已是暮秋,夜里冷得很,估计再过不久,就要下第一场雪了。因为气温低,沈小漾才气夜里做好豆腐,明日朝晨便能送去菜市场卖,放到下午也不会坏,天然的冰箱。
“一会就吃,家里做了点豆腐和豆腐泡,想着大师没尝过,给你们家送点。”沈小漾说着,将手里一个小篮子递给李木工。
细藤篮子里铺着片翠绿的芭蕉叶,衬着白豆腐如同上好玉石,金黄的豆腐泡看上去也很有食欲。
日已西下,暮色来临了全部宁安县,李木工正点着门口的红灯笼,却见门前来了一大一小,手里各提着一个小篮子,装着不晓得甚么东西。
“我们姐弟先走了,还要给其他街坊送点。”
“这有点少了吧,一斤豆子才做三斤豆腐,一块豆腐都半斤了,一斤豆子都得二十文,还得耗石膏和柴火,野生也得花很多,干吗卖这么便宜,这么新奇的事物,便是一百文一块那些大户人家也是吃得起的。”不愧是家里开铺子的,沈二郎算盘打得叮当响,这些沈小漾可没与他细说,他倒是记下来了。
“大娘,平时连白菜你都能整成半生不熟的,这豆腐淋点酱油和葱花就能吃了,的确挽救了你的厨艺。”
“哎,是大娘子和二郎啊,用饭了没?”李木工号召道。
煮浆的同时在中间小锅上烧了石膏,碾成粉末,用净水调成石膏浆,倒入锅内烧好的豆浆里,边倒边沿着同一个方向搅动勺子,直到半晌后豆浆开端凝成豆花。
“阿姐,明儿我们这豆腐如何卖?”沈二郎问道。
“因为阿姐不但是想卖给有钱人阿,阿姐想让统统人都能够吃到豆腐,跟冬瓜白菜一样。”
“为甚么?”沈二郎有点懵,有钱不赚是不是傻?真看不出,他阿姐本来是个胸怀天下、济世救民的人。
“好呀,阿姐手也酸了。”
“留点胃口,早晨我们吃豆腐。”
沈小漾和沈二郎花了大半个时候送完了统统筹办的篮子,回到家一看,三郎和四娘已经啃起了豆腐泡。
待到中午,东十三街人气正旺,沈家杂货铺前沈小漾和沈二郎带着两个抬着块招牌的男人返来了,没一会,取下了旧招牌,挂上了新招牌。
“卖吃的。下午我请你们尝尝。”
豆子是早上做红豆包时浸泡的,已经颗颗吸了水涨得鼓鼓的,饱满圆润,沈小漾把院子里的石磨冲刷洁净,加水加豆转起了石磨,乳黄色的豆浆落在了小水缸般大小的大木桶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