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短促的警报声中,一千兵士纷繁奔上城头,只见城外江面上呈现了气势壮观的上百艘大海船,一艘接着一艘停靠在南岸,这让城头上的守军震惊万分,这是他们从未见过的景象。
王聚贤摇点头,“渤海国政局不稳,有式微的迹象,这几年他们多次和契丹开战都惨遭失利,他们和日本国的贸易很频繁,但国力还是强大不起来。”
主将耿浑忠自言自语道:“这是....晋军,晋军杀来了!”
想到这,郭宋对杜应星道:“你去奉告大仁秀,明天一早,我正式在中军大帐以大唐摄政王的身份访问他。”
杜应星快步走进大帐,躬身道:“拜见殿下!”
郭宋对世人道:“军城内都是汉人兵士,和东胡人不一样,我的原则是尽量以劝降为主,如果果断不肯降者,在城破后斩其主将,其他兵士可宽恕不杀。”
郭宋在在朝这些年中,和渤海国从无来往,渤海国这个时候派使者过来,当然不会是朝觐本身,它们到底想做甚么?郭宋倒有点兴趣了。
这让朱滔欣喜非常,就算他们敌不过姚锦的军队,他们也能够放弃营州撤退到新罗,他们有了一条退路。
鸭渌江对岸共有三座军城,一座叫大行城,也就是明天的丹东一带,紧靠鸭渌江边,东面百里外有一座军城叫做柏汋城,别的,支流乌骨河上另有一座军城,叫做乌骨城,这三座军城各自相距百里,呈品字型摆列,驻扎兵士都只要一千人。
究竟上,这百艘大船只是补给货船,它们满载着帐篷和粮草,随时给北上雄师供应给补给。
这时,郭宋见司马杜应星呈现在帐门口,便对王聚贤道:“多谢先生,先去歇息吧!”
郭宋沉吟一下又问道:“以是新罗向他们求援,他们却不肯出兵,启事就是兵力太少吗?”
这时,城头上的兵士指着对岸大喊:“将军,快看对岸!”
这时,一艘快船从上游快速驶来,在紧近大营处泊岸,一名四十岁摆布的男人被几名流兵领登陆,向大营走来。
渤海国竟然派使者来了,这倒有点出乎郭宋的料想,他叮咛道:“请使者到侧帐等待,让杜司马先去见一见他。”
郭宋摆摆手,“平身吧!我有事情问你。”
郭宋点点头,“那就用铁火雷为威慑!”
“本来不晓得,刚刚才晓得,看得出他很严峻,他说如果殿下情愿访问他,他愿代表渤海国向殿下献土,他带来了一罐渤海国的泥土。”
“我来问你,渤海国派来一名使者,叫做大仁秀,他是甚么人?”
竟然是把握实权的宰相亲身来和本身构和,郭宋感受这内里多多极少有点赔罪的意义。
朱滔的重点防备之地并不是鸭渌江,而是辽西走廊,姚锦亲率五万雄师已超出榆关,雄师进入了营州南部,和两万朱滔军队对峙,但朱滔做梦也想不到,郭宋会亲身带领雄师重新罗南部登岸,已经全歼了次子朱邺的雄师。
只见对岸呈现了黑压压的军队,起码有七八万雄师,铺天盖地,一眼望不见绝顶。
军队从大船上卸下大帐,当场驻营,大米和冻羊肉也从大船卸下,发放到各营,兵士们埋锅做饭,熬煮肉汤,格外繁忙。
这时,一名流兵在大帐门口禀报,“启禀殿下,渤海国派使者大仁秀前来求见!”
渤海国主动前来尽忠,就很符合郭宋分化崩溃辽东各权势的战略,来得很及时。
李冰摇点头,“军城主将不过是个镇将罢了,只相称于一个郎将,让殿下给他们写劝降信,弟兄们脸上无光,殿下切不成开这类打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