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八章 中国第一[第1页/共2页]

“那里那里…”哈里森赶紧从坐位上站起来谦逊的道。

八万枚纱锭,要晓得张謇的大生纱厂在刚创业的时候,仅仅只要两万多枚纱锭,直到1903年后才新增到四万多枚。而就算算上1907年才创办的大生二厂,全部大生纱厂的纱锭数量也只要六万多枚罢了。同期间的其他纱厂,更是只要一两万枚的程度…

谈妥了买卖上的事情后,严绍从洋行那边回到了住处。

三井洋行的标书里,各方面的前提的确都很优惠,但是在设备安装和员工培训等方面却用心没有设定时候。如果严绍只要一小我,或许他会被山本的伎俩利诱,不过有了伊莱诺和卡特琳娜的指导后,他很快就看出了此中的蹊跷。

――――――――――――――――――――

“这没甚么…”严绍微微一笑。“因为我本来就是用心想让你们这么以为的啊…”

默契一笑,两人各自收回了本身的目光。

十几家洋行里,最有气力的无疑是怡和洋行和礼和洋行如许的老牌洋行,以是在三井洋行出局后,哈里森朝礼和洋行的方向瞥了一眼,发明礼和洋行的大班也在看他。

不管如何说,在三井洋行的人态度后,招标总算是进入了普通法度。

“那就多谢了…”听到哈里森这么说,严绍也是一喜。

电报是李良发的,内容也很简朴…

两天后,严绍一行乘坐已经装好纱锭和织机的货轮,一起返回了芜湖。而在船埠上除了送行的陆元鼎和哈里森等人外,另有几小我正在用充满恨意的目光看着垂垂驶离的船只…

“很抱愧啊,严…”怡和洋行的办公室里,哈里森一脸歉意的看着严绍。“当初我还觉得你是…”本来因为‘串标’的事情还觉得严绍是个操行不堪的人,谁想人家纯真只是想坑曰本人一把,固然这么做一样很不隧道,但哈里森还是感觉有些惭愧。

三井洋行的人从会场上分开后,会场内本来压抑的氛围顿时消逝得无影无踪。这个时候哈里森等人固然感遭到三井洋行是被严绍设想了,不过因为先前事情的影响和迁怒,以是哪怕是三菱等曰本洋行也没有人对已经离场的三井洋行表示怜悯,乃至有很多人还幸灾乐祸了起来。

在三井洋行出局前,两人同属一条战线当中,不过现在三井洋行已经不再,两家洋行也重新规复了合作干系。

和他本来打算的直接找一家洋行买卖的体例比拟,这类招标后获得的成果的确要好处很多。

如1905年景立的常熟裕泰纱厂(10192枚)、1906年的太仓济泰纱厂(12700枚)和宁波和丰纱厂(21600枚)、1907年的无锡复兴纱厂(10192枚)大生纱厂二厂(26000枚)上海振华纱厂(11648枚)上海九成纱厂(9424枚)、1908年的上海同昌纱厂(11592枚)、江阴利民纱厂(15040枚)、1909年的安阳广益纱厂(22344枚)和1910年的上海公益纱厂(25676枚)。

不过在经历了三井洋行的事情后,不止是这些大班,就连上面的人都对此次的成果豁达了很多――――――或许是因为一开端就为希冀本身能得标吧,也能够是在结合起来筹办对于曰本人时,结下的些许友情起到了必然感化。

看台上,表示伊莱诺和卡特琳娜先下去后,严绍取出了各自洋行的标书,然后一家一家的开标。

这时其他几个洋行的大班也都走了过来,向哈里森表示庆祝。

“好了,我们谈谈闲事吧…”笑了笑后,严绍揉了揉有些发酸的腰部。“第一批设备的话,大抵多久能发货?”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