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的筵席非常讲求繁富,单是酒菜之前的茶果细点,便稀有十种之多,韦小宝虽是本地土生,却也不能尽识。

韦小宝笑道:“这倒风趣。这四位仁兄,都是驰名的读书人,会作诗作文章,兄弟可比不上了。”慕天颜道:“那也不然。北宋年间,讲究读书人做宰相。我大清以顿时得天下,皇上最看重的,倒是有勇有谋的豪杰豪杰。”韦小宝听到“有勇有谋的豪杰豪杰”这九字考语,不由得大为欢乐,连连点头。

过得数日,这一日是扬州府知府吴之荣设席,为钦差洗尘。吴之荣从道台那边听到,钦差曾有以禅智寺为行辕之意,心想禅智寺的精华,不过是寺前一个芍药圃,钦差大人属意该寺,必是喜好赏花。他长于巴结,早于数日之前,便在芍药圃畔搭了一个花棚,是命妙手匠人以不去皮的松树搭成,树上枝叶一仍如旧,棚内桌椅皆用天然树石,棚内种满花木青草,再以竹节引水,流转棚周,淙淙有声,端的是极见巧思,饮宴其间,便如置身山野普通,比之富朱紫家雕梁玉砌的华堂,又别有普通风味。

那知韦小宝俗气不堪,周身没半根雅骨,来到花棚,第一句便问:“如何有个凉棚?啊,是了,定是庙里和尚搭来做法事的,放了焰口,便在这里施饭给饿鬼吃。”

慕天颜道:“这故事就出在扬州石塔寺。唐朝干元年间,那石塔寺叫作木兰院,墨客王播年青时家中贫困……”韦小宝心想:“本来此人名叫王播,不是一块黄布。”听他续道:“……在木兰院借居。庙里和尚用饭时撞钟为号,王播听到钟声,也就去饭堂用饭。和尚们讨厌他,有一次大师先用饭,吃完了饭再撞钟。王播听到钟声,走进饭堂,只见僧众早已散去,饭菜已吃得干清干净……”

扬州芍药,擅名天下,禅智寺前的芍药圃特别宏伟,名种千百,花大如碗。韦小宝在十岁那一年上,曾和一群顽童前去玩耍,见芍药开得富强,折了两朵拿在手中玩耍,给庙中和尚见到了,夺下花朵,还打了他两个耳括子。韦小宝又踢又咬,跟那和尚打闹起来,给那胖大和尚推在地下,踢了几脚。众顽童一哄而前,乱拔芍药。那和尚叫唤起来,寺里拥出一群和尚与火工,手执棍棒,将众顽童赶开。韦小宝因是祸首,身上实在吃了很多棍棒,头上肿起了一个大块,回到丽春院,又给母亲罚一餐没饭吃。固然他终究到厨房中偷吃了一个饱,但对“禅智寺采花受辱”这一役却引以奇耻。次日来到寺前,隔得远远的破口痛骂,从如来佛的妈妈直骂到和尚的女儿,宣称:“终有一日,老子要拔光这庙前的芍药,把你这座臭庙踏为高山,掘成粪坑。”直骂到庙中和尚追将出来、他拔足飞奔为止。

吴之荣一番心血全然白用了,不由得神采难堪,还道钦差大臣成心讽刺,只得陪笑道:“卑职见地浅薄,这里安插不当大人的意,实在该死。”

官样文章作过,自有本地官员去择地兴建忠烈祠,编造应恤灾户名册,差人前赴四乡,宣谕皇上豁免赋税的德音。这些事情非一朝一夕所能办好,这段时候,便是让他在扬州这销金窝里纳福了。而后数日当中,总督、巡抚设席,布政司、按察司设席,诸道设席,自是摆设方丈,列举珍羞,极尽豪奢,不在话下。

韦小宝心想倒也有理,笑道:“依你说,那行辕设在那边才是?”

韦小宝问道:“‘阇黎’是甚么家伙?”众官和他相处多日,已知这位钦差大人不是读书人,旗人的功名繁华多不从读书而来,也不觉得奇。慕天颜道:“阇黎就是和尚了。”韦小宝点头道:“本来就是贼秃。厥后如何?”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