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道:五花肉炖干菜。除了山货,干菜也是德聚丰卖得非常好的货,是以明显眼下有很多时令菜蔬,但是宁婉将五花肉炒出油后,加了干豆角、干茄子、干南瓜等几样刚晒好的干菜炖熟。晒干菜本来的目标是为了夏季里没有菜可吃,但实在干菜却另有一种与新奇菜蔬分歧的风味,非常地朴素,很多人都特别喜好,而宁婉本身就非常爱吃干豆角。
是以宁婉便抿着嘴将头摇得拨浪鼓普通,“不可!不可!我爹走的时候奉告我最高攀是这个价,一文也不能再少了!”
第二道更是简朴,酸甜萝卜干。萝卜晒成干后用清醋泡上,内里加些糖和盐,放上几日以后又酸甜适口,又爽利下饭。家里前些日子做了很多,忙的时候就拿它下饭,现在宁婉夹了一盘子,切了些小葱香菜末放上,又舀了些醋汁淋透,直接端了上去。
“但是,你们现在收山货是甚么价?为甚么卖如许多?”
宁婉就点头道:“当然,不然我如何会留你们呢。”
说着让大师做了几样菜:第一道是凉拌木耳,辽东的木耳个头并不大,但色彩特别的黑,肉特别厚,用沸水煮熟再用冷水过一下,非常有弹性,这时浇上用葱、姜、蒜、花椒、大料爆香的麻油,清风凉口,正合适夏季里下酒。
“你如何晓得我们两三个月后会再来呢?”
做买卖最首要的是机会,德聚丰碰到的第一个好机会就是在世人认识到收山菜挣钱之前开端了买卖,第二个好机会就眼下。
这一天中午,宁婉正守着铺子看帐,本来因绿豆大挣了一笔,她就颇花了些银钱将德聚丰的铺面改革了一下,门前立了新招牌,又在一旁专门修出一个门面收货,送货的人直接就能进今后院里,如许就免得铺面里买货的卖货的混在一处,老是乱糟糟的,现在铺子里的人就都在后院忙着,而铺子里就平静了。
买卖实在都已经谈妥,两位客商又与宁梁通了姓名,本来他们一个姓高一个姓齐,一向做都城和辽东间的买卖,对虎台县熟谙了便想找到给虎台县铺子里送货的泉源,先前无从找起,本年却探听到了德聚丰,将收货的价降了很多,非常对劲,便留下二十两银子的定金,与宁梁正式商定了取货的时候、数量、货色的成色。
“这时候你们回了京卖了货,年前正偶然候再来一次,收了山货送到都城恰是腊月里买卖最好的时候。”宁婉一笑,“何况你们的口音恰是都城的。”
宁婉考虑一番,“干蕨菜没有题目,蘑菇如果不拘哪个种类亦可,唯有木耳现在没有那样多,只能拿出一半。但是如果两位掌柜能下了定金,我们就从现在起将收到了木耳都留下来,你们两三个月后再来时就能有充足的量。”又将自家的货价按送到虎台县的价翻了一倍报价。
这时那瘦子便笑问:“小女人,你能做得了主?”
蕨菜就是猫爪儿菜,是非分歧分红几档,蘑菇更有很多种,代价有贵有贱,木耳也要分红几等的。是以宁婉就答:“不晓得两位掌柜甚么时候要货?如何交割?几样货都要几等的?各要多少?”
这一胖一瘦的两个客商是做买卖的熟行了,他们天然晓得虎台县上各家铺子低价收买高价卖出,是以想尽了体例找到了德聚丰,看了货也对劲,现在听到代价固然没有先前想到的便宜却也不错,是以内心已经同意了,就又笑着问:“小女人,我们要的货如许多,总应当再多降几成的吧,我看就再降三成好了,按六成的价出货。”
两个客商还真就信了,毕竟一个十几岁的小女人,就算在家里帮手做买卖,又能有多少心机?且他们也已经省了几成货款了,是以就又问:“三日我们果然能取货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