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一章 分化(四)[第1页/共2页]

龙湖注:庾元规,即庾家家主庾亮,此时为东晋天子司马衍之舅,都督江、荆、豫、益、梁、雍六州诸军事,兼领江、荆、豫三州刺史,进号征西将军,镇守武昌。

“迁都龙城当然是事关社稷,然当务之急倒是如何从当前窘境中走出来。石季龙经历棘城之败,又在三藏口丧失三万精兵,动静如果传到江左,寡人觉得庾元规定不会坐视不睬。石季龙乃一代枭雄,岂能想不到这一点?”[注①]

慕容恪听到此处,不由击掌赞叹。他站起家来,向着慕容皝道:“若击高句丽,儿臣愿为前驱!必擒获高钊献于祖庙!”

叛变的成周內史崔焘,便是出身清河崔氏,伯父便是当初大晋的平州刺史崔毖,祖上乃是曹魏期间名重一时的大名士崔琰。

“好!”

非我族类,其心必异。

慕容皝陡峭的目光一一扫过群臣,慵懒的视野里埋没着锋利的刀芒,所到之处,世人纷繁低下了头,他们从这位辽东霸主的目光中看到了杀机。

“主公明鉴,雄师孤悬在外,海内不安。去岁伪赵石邃因谋乱被诛,邺城以内亦是暗潮涌动。即便江左不出兵北伐,逆胡撤兵也在料想当中。当务之急还是要讨逆伐叛、安定全境。逆胡占有辽西,已与我为邻,边陲只怕接下来数年不宁。攘外必先安内,大燕若能安定兵变,则进可窥视中原,退可保有辽东。此乃固本之计,还请主公三思。”

大殿以内,世人一阵沉默。

皇甫真站起家来,对着慕容皝施了一礼:“石季龙虽经历此败,气力亦超出大燕太多。臣觉得,一方面修建龙城,一方面靖平海内。在此根本上,北灭扶余国,东击高句丽,西与拓拔部缔盟,击灭宇文。三面既安,方可南下争雄。不然,以高句丽之无信,必为我掣肘。”

更何况,慕容氏为了节制他们,成心在晋人大族之间停止分化。以冀州流民为主的的冀阳郡,郡守倒是出身西河宋氏的宋烛。以豫州流报酬主的成周郡,倒是以出身冀州清河的崔焘为成周內史。青州流民构成的营丘郡,成周內史乃是辽东大族鲜于屈;唐国郡以并州流报酬主,唐国內史则是出身幽州的阳协——现在在阳鹜的举荐之下,阳裕成为了新的唐国內史。

正因为如此,在石季龙雄师压境的背景下,除了唐国郡,别的三郡皆叛。全部辽东地区,望风而降的城池达到四十余座。

“阳司隶言之有理,不愧是社稷之臣!”此时一人走出众列,对着慕容皝道:“讨逆平叛当然是当下所需,若想争霸中原,以我大燕的气力,却还远远不敷。石季龙占有中原十州繁华之地,岂是戋戋平州瘠薄之地可比?”

除了出身显赫,姻亲亦是光辉。崔毖之姐嫁给了幽州刺史王浚,二人分据平州与幽州。而王浚,恰是出自太原王氏,西晋建国功臣、博陵公王沈之子。

世人闻言看去,倒是皇甫氏家主皇甫真,当前为冗骑常侍,不久前跟从慕容恪攻麻秋于三藏口。皇甫家属在辽东本是四大师族之一,封家出了东夷校尉封抽叛变之事,皇甫家模糊当中已与无终阳氏并驾齐驱,崛起于诸多家属当中。

石勒击败王浚后,想要任用于他,他却趁机流亡段部,成为段部六朝老臣,此中的起起伏伏,不必一一细说,但他始终没有贰心。石季龙此番进军辽西,他在石赵雄师的压力之下献城投降,也是为了保全公众。

保境安民,本来便是一方牧守的职责。如许忠贞的品格,恰是君王所看重的。

慕容皝赞美阳裕,便是在奉告他们,辽东浩繁晋人大族所作所为,已经超出了本身容忍的范围。想他作为一方霸主,竟然有力掌控大族权势,如此反应也在道理当中。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