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光远自恃拥重兵,颇干预朝政,屡有抗奏,帝常屈意从之。庚申,以其子承祚为左威卫将军,尚帝女长安公主,次子承信亦拜美官,宠冠当时。

己丑,金部郎中经铸奏:“窃见村落浮户,非不勤稼穑,非不乐安居,但以种木未盈十年,垦田未及三顷,似成生业,已为县司收供徭役,责之重赋,威以酷刑,故不免捐功舍业,更思他适。乞自今民垦田及五顷以上,三年外乃听县司徭役。”从之。

蜀主以武信节度使、同平章事张业为左仆射兼中书侍郎、同平章事、枢密使,武泰节度使王处回兼武信节度使、同平章事。

三月,丁丑,敕禁民作铜器。初,唐世天下铸钱有三十六冶,丧乱以来,皆废绝,钱日趋耗,民多销钱为铜器,故禁之。

壬午,杨光远奏前澶州刺史冯晖自广晋城中出战,因来降,言范延光食尽贫困;己丑,以晖为义成节度使。杨光远攻广晋,岁馀不下,帝以师老民疲,遣内职朱宪入城谕范延光,许移大藩,曰:“若降而杀汝,白日在上,吾无以享国。”延光谓节度副使李式曰:“主上重信,云不死则不死矣。”乃撤守备,然犹拖延未决。宣徽南院使刘处让复入谕之,延光意乃决。玄月,乙巳朔,杨光远送延光二子守图、守英诣大梁。己酉,延光遣牙将奉表待罪。壬子,圣旨至广晋,延光帅其众素服于牙门,使者宣诏释之,朱宪,汴州人也。

立右金吾卫大将军重贵为郑王,充开封尹。

诏加马希范江南诸道都统,制置武平、静江等军事。

辛酉,敕作受命宝,以“受天明命,惟德允昌”为文。

八月,帝上尊号于契丹主及太后,戊寅,以冯道为太后册礼使,左仆射刘煦为契丹主册礼使,备卤薄、仪仗、车辂,诣契丹施礼;契丹主大悦。帝事契丹甚谨,奉表称臣,谓契丹主为“父天子”;每契丹使至,帝于别殿拜受诏敕。岁输金帛三十万以外,休咎庆吊,岁时赠遗,玩好珍奇,接踵于道。乃至应天太后、元帅太子、伟王、南、北二王、韩延徽、赵延寿等诸大臣皆有赂遗。小不快意,辄来责让,帝常卑推却之。晋使者至契丹,契丹骄倨,多不逊语。使者还,以闻,朝野咸觉得耻,而帝事之曾无倦意,以是终帝之世,与契丹无隙。然所输金帛不过数县租赋,常常托以民困,不能满数。厥后契丹主屡止帝上表称臣,但令为书称“儿天子”,如家人礼。

十仲春戊申,蜀大赦,改来岁元曰明德。

十一月,乙卯,唐吴王景通改名瓃。唐主赐杨画家杨琏妃号永兴公主;妃闻人呼公主则流涕而辞。戊午,唐主立其子景遂为吉王,景达为寿阳公;以景遂为侍中、东都留守、江都尹,帅留司百官赴东都。

娄继英未及葬梁均王而诛死,诏梁故臣右卫大将军安崇阮与王故妃郭氏葬之。

丙寅,吴主命江夏王璾奉玺绶于齐。冬,十月,甲申,齐王诰即天子位于金陵,大赦,改元升元,国号唐。追尊太祖武王曰武天子。乙酉,遣右丞相玠奉册诣吴主,称受禅老臣诰谨拜顿首上天子尊号曰高贵思玄弘古让皇,宫室、乘舆、服御皆仍旧,宗庙、正朔、徽章、服色悉从吴制。丁亥,立徐知证为江王,徐知谔为饶王。以吴太子琏领平卢节度使、兼中书令,封弘农公。

吴历阳公濛知吴将亡,甲午,杀保卫军使王宏。宏子勒兵攻濛,濛射杀之。以德胜节度使周本吴之勋旧,引二骑诣庐州,欲依之。本闻濛至,将见之,其子弘祚固谏,本怒曰:“我家郎君来,何为不使我见!”弘祚合扉不听本出,令人执濛于外,送江都。徐诰遣使称诏杀濛于采石,追废为悖逆庶人,绝属籍。侍卫军使郭悰杀濛老婆于和州,诰归咎于悰,贬池州。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