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从北京到北平(四)[第1页/共2页]

“相称于庚子赔款的四分之一。”叶克难蓦地一拳打到墙壁上,想起当年在东海达摩山上,他们从恶龙镇墓兽爪下救出了庚子赔款百万白银,跟慈禧太后陵墓里的珍宝比拟,不过是百分之一的零头罢了,“当时全中国库存白银不敷七千万两,多少老百姓因为一两银子便饿死街头。”

木匣子翻开,里头竟是个帐本,蒙着厚厚的灰尘,仿佛死人骨灰劈面而来。

秦北洋心想这此中还不包含父亲为慈禧太后制作的镇墓兽的代价呢?但这属于绝密,哪怕账簿中都不会记录一笔的。

老宫女神采分外丢脸起来,小郡王拦住她以防万一。

“太后未入棺时,先在棺底铺金花丝褥一层,褥上又铺珠一层,珠上又覆绣佛串珠之薄褥一。头前置翠荷叶,脚下置一碧玺莲花。放后,始将太后抬入。后之两足登莲花上,头顶荷叶。身着金丝串珠彩绣号衣,外罩绣花串珠挂,又用串珠九练围后身而绕之,并以蚌佛18尊置于后之臂上。以上所置之宝系私家贡献,不列公账者。世人置后,方将陀罗金被盖后身。背面戴珠冠,其傍又置金佛、翠佛、玉佛等108尊。后足摆布各置西瓜一枚,甜瓜二枚,桃、李、杏、枣等宝贝共大小200件。身后左旁置玉藕一只,上有荷叶、荷花等;身之右旁置珊瑚树一枝。其空处,则遍洒珠石等物,填满后,上盖网珠被1个。正欲上子盖时,至公主来。复将珠网被翻开,于盒中取出玉制八骏马一份,十八玉罗汉一份,置于后之手旁,方上子盖,至此殓礼已毕。”

“自东陵完工至封闭三十余年,连续在地宫内安排珍宝数万件。宝贝殓葬结束,棺内另有孔隙,又倒进四升珍珠,八分大珠500粒、三分珠2200粒,二分珠1000粒;红蓝宝石、奶奶绿宝石 2200块,填空的珍珠宝石值223万两白银……”

秦北洋上来细心揣摩铜锁,前些年他还自学成才了锁匠技术,搞来铁丝三下五除二便开了锁。

说话间,仿佛这屋子里堆满珠光宝气,慈禧太后的尸身直接变成一枚巨大的钻石,万丈光芒刺瞎统统人的眼睛。

说到这代价一千万两白银的大珠子,小郡王的下巴将近掉下来了:“我的老天爷呢!英国王冠上的那颗天下最大钻石‘光之山’恐怕也值不了一千万两白银吧?”

安娜皱起眉头,秦北洋谨慎地捧出帐本翻开,写满密密麻麻的蝇头小楷,此中另有很多圈圈点点涂涂画画,笔迹恍惚形如狗爬,明显是文明程度不高的寺人手抄的。

秦北洋念得不紧不慢,老宫女早已面色煞白,仿佛慈禧太后的棺材已横在面前。小郡王与叶克难的目光凝重,就连小镇墓兽九色都严肃地蹲立于地,仿佛重新回到白鹿原唐朝大坟场宫。唯独安娜不解地问:“如何棺材里放那么多西瓜、甜瓜、桃、李、杏、枣?死人又吃不了,不怕很快腐臭发臭了吗?”

秦北洋却面不改色,他是见地过五百吨黄金之人,再多的金银财宝堆在面前都如粪土,何况纸上的笔墨?便自顾自地念下去――

“老佛爷最爱这些东西了,甚么珍珠、玛瑙、碧玺、玉器、金银器皿……”老宫女干脆翻开话匣子,“老佛爷升天以后,有七个贴身宫女为她沐浴,为她穿殓衣、覆面巾,沐浴器皿过后都要埋藏,我就是七个宫女里头的一个。那些个翡翠西瓜啊甜瓜啊,都是我亲手放在老佛爷身上的。”

小郡王又对老宫女说:“大婶你别怕,我们都是摄政王载沣老爷派来的,目标要庇护老佛爷陵寝,叨教何公公是被甚么样的人抓走?我们这就去把他救返来。”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