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父与子[第1页/共3页]

齐远山话音未落,战壕前冒出上万颗蓝色大盖帽的人头,高唱“择雾借东风,连环妙策成,火腾空中六合惊,满天飞火星,江水血染红,烧死曹营百万兵……”挺着汉阳造步枪与刺刀冲向宝山县城。

听不清敌军所唱的歌词,但能辩白出“赵子龙”、“张翼德”、“武侯是孔明”等等三国豪杰之名。

秦北洋从没见过这类东西,但他能嗅出镇墓兽的气味,就像达摩山上的恶龙,敏捷给这新怪物起了名字:十角七头。

十角七头镇墓兽,七个兽头之一的黑熊头转过来,对准燃烧的五色旗,打响熊嘴里的加特林构造枪。

谈笑风生间,金蟾用身材撞击城墙,仿佛大地动动,不竭有砖块粉碎掉落。十角七头镇墓兽,也用尖角挑破城墙,直到轰然坍塌数十米,暴露个庞大的豁口。

秦北洋趴在城墙上,立时认了出来:“金蟾!”

统统人都捧首逃窜了,只剩下十七岁的秦北洋,孤身立于残存的城郭废墟,倚靠充满弹孔的北洋五色旗,火线是尸身堆积的金字塔。

“停……”

三国战将勇,首推赵子龙,长阪坡前逞豪杰,战退千员将,杀退百万兵,度量阿斗得承平。另有张翼德,当阳桥前等,七啾喀嚓响连声,桥塌两三孔,河水倒流平,吓退曹营百万兵……

固然,第六师的机枪与大炮齐声轰鸣,但在气势上已被完整赛过。劈面军歌宏亮,士气冲天,转眼冲散第一道壕沟防地,无数直军将士被阵前讨杀。

第一个怪物开端进犯城墙,第二个怪物又接踵而至。

男人一头白发,额上充满皱纹,貌似六七十岁。只要秦北洋晓得,他并没有那么老,只是打仗过太多镇墓兽,极大地耗损了生命力。

第一次天下大战,西线康布雷战役最后一天,英军三百辆坦克,如插着履带的钢铁猛兽进步。人类史上初次大范围坦克作战,在冲破德军堑壕与铁丝网后,遭到暴风雪与炮火狠恶攻击而撤退,鲜血渗入法国的地盘。

他叫秦海关,前清皇家工匠,墓匠族传人,镇墓兽的制造者,南苑兵工厂首席机器师,也是秦北洋的亲生父亲。

少年秦北洋扯开嗓子,对两只镇墓兽背后的男人呼喊。

老秦猖獗地号令镇墓兽停止射击,可彗星一旦冲向玉轮,再也不能刹车。十几发圆锥形金属枪弹,燃烧着飞向秦北洋的双眼。

燕赵之士的慷慨悲歌,已趁着北风包抄了“北洋之龙”的雄师,好似垓下的四周楚歌。

这不是他在太行山中,为袁世凯制作的金蟾镇墓兽吗?

第二道防地,也是最后一道,就是宝山城墙。统统兵士上城,居高临下放射排枪,临时按捺了敌军反攻。

“北洋陆军第四师的军歌!北洋军几近大家会唱。他们是皖系的精锐,长年驻守淞沪地带。赵子龙是我的直隶正定老乡,亦是北洋军共同敬佩的豪杰。”

“北洋之龙”王士珍、“北洋之虎”段祺瑞、“北洋之犬”冯国璋,世人合称“北洋三杰”。袁世凯曾评价王士珍“乃北洋第一军事人才也”,可惜在辛亥年尽忠清廷,挂甲退出政坛。三杰中的虎与犬,现在已是叱咤风云的人物。段祺瑞是皖系首级,冯国璋是直系首级。王士珍虽被任命为国务总理兼陆军总长,却一无地盘,二无军队,连一方诸侯都算不上。

大战期近,吴淞要塞与宝山城墙之间的郊野,敌军一兵一卒都不见,仿佛千万个亡魂藏在风中。

十仲春的江南田野,硝烟满盈,尸积如山。烟波浩渺的长江口,模糊传来鼓点般的风声。

参谋哭丧着脸:“刚接到标兵的谍报,皖系的舰队已突破长江口的封闭,从北方运来了一援助兵。”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