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从天国到地狱(二)[第1页/共2页]

“喝下去!北洋,你会健忘宿世的统统。”

莫非,这里就是中国之西北?浮云之上的昆仑山?

这一击,其疾如风,势同“彗星袭月”,眼看就要洞穿老刺客。但对方早有筹办,轻巧地发挥轻功后退,躲过了秦北洋的攻击。

愿为双鸿鹄,奋翅起高飞。

刀疤脸自我先容:“我叫阿海。”

孟婆又在他的耳边关照一句,秦北洋辄然点头:“这是我的宿命!”

交疏结绮窗,阿阁三重阶。

与此同时,孟婆、鬼面具、右脸刀疤的阿海、刺客老爹,各自手执兵刃围困住了他。

清商随风发,中曲正盘桓。

一弹再三叹,慷慨不足哀。

他俩异口同声道:“恭喜你!北洋,你冲破了最后一道魔障!”

这不是《古诗十九首》里的《西北有高楼》?

秦北洋发誓要亲手杀了他俩复仇。

“记取,你此生,必与古墓为伴!”

十八岁少年,纵身向后翻滚,如同跳海他杀的鱼,跳崖他杀的鸟……

俄然,他看到十二个学童背后,又呈现了两个成年人。先是二十七八岁的男人,右脸上有一道蜈蚣般的刀疤;再是五六十岁的老头,唇上留着浓黑的胡子。

遭到学童们的传染,鬼面具发挥轻功,掠过大爷海如镜的水面,扯开嗓子,以两汉音韵高歌一曲——

秦北洋一转头,只见富丽的宫殿变得破败不堪,窗户上结着厚厚的蜘蛛网,天花板和房梁坠落,地板和墙壁满是洞穴,爬满甲由和老鼠,蝙蝠重新顶飞过。至于刚才吃下的奇珍奇果,竟然是发馊的饭团和荆布。胃里翻江倒海,蹲下大口呕吐,几近把胃液都吐出来了。

“魔障?”秦北洋仰天长叹,“你们可差点把我给害死了!”

听着伊呀呀呀的歌声,如果闭上眼睛,还误觉得面前是个美少年,谁知却戴着狰狞的鬼面具!

不过,他们学习的乐器与乐律,恐怕也是为了“地宫道”中禁止镇墓兽的需求吧。

老爹并未发怒,放低声音:“我们从没想过杀你,请听我解释……”

跟着十二岁少女的歌声,春季百花盛开的山顶上,飞来数不清的胡蝶,都是两两成双,缠缠绵绵。它们并不沉沦花香,而是环绕秦北洋飞舞,仿佛他浑身飘满异香。

“这才是孟婆汤吧?”

孟婆嘴角嫣然一笑,仿佛不是八十多岁的老太太,而是十八岁的大女人。

芳子尖叫一声。秦北洋一回身,脚下是万丈绝壁,底子无处可逃。

而昭龙叮叮咚地弹起暹罗木琴给他伴奏。秦北洋心想这伙孩子如果胜利地学会了“地宫道”,绝对能构成一支东西合璧的乐队,如果去上海租界的大饭店里演出,那还不得车水马龙人头攒动?

天国惨案……

再看那四小我,个个都是绝顶妙手,就算抽出背后的唐刀,恐怕也不是他们的敌手啊。

一曲歌罢,孟婆端出一碗热气腾腾的汤,披发浓烈呛鼻的气味,放到秦北洋面前。

苍茫天国之上,风里吹来神仙的气味,秦北洋闭上双目:“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各式滋味,难以尽述!

鬼面具拉着秦北洋,回到大爷海深潭旁,烟云环绕的苍穹下。

幸亏,西王母的侍女们不是鬼,而是人造人。

这首古诗,鬼面具唱了两遍,当第二遍的“西北有高楼,上与浮云齐”响起,秦北洋转头望向高山之巅的茫茫云海。

十二个孩子穿上素净的衣衫,遵循当代文籍的记录,又像大学里的博士服。每小我都向秦北洋献上鲜花,又奉上一首合辙压韵的诗词。

“我叫老爹,恭喜你毕业了!”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