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九章 监丞来历[第1页/共2页]

一上午的时候,杨砚举头挺胸在火器局内四周转了一圈,这里骂几句,那边指导几句,见着李素了也只是草草拱一动手,然后自顾分开持续指手画脚。

这一战是大唐近年来少有的以寡击众之战,并且是大获全胜,其战果不亚于当年对东突厥的灭国之战。

“杨砚杨监丞?”前堂里。许敬宗苦笑点头,又觉点头的行动或许会有曲解,仓猝道:“监正大人莫曲解,不管许某还是杨监丞皆是愿为大唐死而后已的忠臣,或有政见分歧之处,都是为了大唐昌隆。都是为了国富民安……”

“陛下没抽他?”李素猎奇问道,这话谁听了都翻脸。更别说李世民了。

李素啧啧有声,这个姓杨的家伙脑筋是不是不敷用,敢这么说天子。

有些事情能瞒住,比如火药秘方,但有的事情底子没法瞒。早在李世民设火器局开端,内部便有了李素的传说,作诗治天花献国策酿酒这些话题比较冷门,晓得的未几,但大唐与吐蕃的松州之战倒是长安城官民皆知的事情,松州久攻不下,伤亡惨痛,唐军三位大总管进退两难之时,一个名叫震天雷的小陶罐横空出世,天雷神罚般的能力足足杀了五万吐蕃贼子,剩下的十五万也乖乖投降。

***********************************************************

李素压下了心头的火气,悄悄在脑海里杨砚的名字上面标了一个暗号。

贞观年恰是乱世之始,大唐高低不管宦海还是民风都是非常俭朴的,恰是同心合力赶英超美的黄金年代,官员和工匠们的爱国心绝对毫无杂质,都情愿为大唐帝国主义奇迹粉身碎骨鞠躬尽瘁,数遍大唐高低,杂质最多的人恐怕只要李素了,或许还得算上一个许敬宗。

…………

四周闲逛,收成到无数尊敬乃至崇拜的目光后,李素心对劲足地回到前堂,方才因那姓杨的监丞生出的不镇静表情顿时规复了很多。

这是李素做人做事的风俗,普通来讲,他情愿给任何人三次获咎他的机遇,第一次算你偶然,第二次还算你偶然,第三次,那就是欠抽了,必然满足他。

结果非常立竿见影,很快,杨砚在火器局里建立了严肃,一个很较着的例子,一名工匠拿着小吏开具的回执签来取用料,李素和杨砚同时在场,工匠战战兢兢看了二人一眼,很快做出挑选,将回执签递给了杨砚……

厨房里四周寻摸一番,没找到半点肉末油星,李素终究对火器局的厨房绝望了,昂首看看天气,二话不说骑了马便往家里赶。

家里多好,有黄金酥,有野猪肉,另有从东阳那边讹来的葡萄酿,归去时顺道从她府上打劫点冰块,回家后冰镇葡萄酿搭配烤野猪肉,吃饱喝足再加一块黄金酥消消食,趁便去河滩边与东阳东拉西扯一阵,说几个笑话逗她或是气她,一嗔一笑皆是风情,不管如何说都比火器局里看着这堆糟心的事和添堵的人强很多。

见李素不说话,许敬宗估摸也不太想刚上班就给下属留个坏印象,想了想,只好苦笑道:“这位杨监丞之前是御史台的御史,贞观八年时,陛下遣李靖。萧瑀等十三位重臣巡行天下诸道,体察民情,究问痛苦,杨砚上疏力阻,言陛下此举徒增百姓承担,诸臣过处礼节庞大,破钞糜多,所见所闻只是表象。此举除了虚张天家颜面毫无好处,还说陛下……好大喜功。骄奢淫逸,以一己之喜而费全百姓脂,是为昏君也……”

一锅汤里无端多了颗老鼠屎,李素顿觉大倒胃口。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