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回 给事中密访杀降事 大宅揆情动老天官[第1页/共6页]

“叔大,咱在想,高拱一个风烛残年之人,临死前,为何要同你谈辽东大捷的事。”

张居正点点头,脸上的神采显得痛苦。

“是的,《岳阳楼记》开篇第一句话‘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记叙的就是这件事。一场鼎新失利,倒是留下了两篇好文章,一篇是方才讲到的《岳阳楼记》,另一篇是客死姑苏的苏舜钦写的《沧浪亭记》,本都是柄国大臣,最后沦落为一介文士,岂不悲哉!”

“壮阳。”

“这里头能够有诈。”

“胡涂胡涂,这叫当局者迷,”王国光长叹一声,干脆捅穿了说,“叔大,想你上任之初,接下一个百孔千疮的烂摊子,再加上满朝都是高拱的翅膀,你做任何一件事情都有人出来掣肘。从胡椒苏木折俸到京察,到厥后的驿递鼎新籽粒田征税等等,统统这些行动,固然主张是你拿的,但将它们付诸实施的是谁呢?不都是在辽东大捷中得了一点儿好处的这些官员吗?”

“啊,另有这回事儿?”张居正眼睛一亮。

“这就是我决计揭穿辽东大捷一事本相的启事。”张居正到此时才亮出底牌。

“啊?”

“辽东大捷如何了?”

听完这段故事,王国光这才感到题目严峻,便担忧地问:“光懋的本子,是否已递给圣上?”

张居正一语中的,王国光浑身一震,朝房里堕入尴尬的沉默。本年正月间,皇上就辽东大捷犒赏群臣,除从太仓划拨十万两纹银给辽东总督行辕用于参战将士的论功行赏外,还给辽东总兵李成梁和戎政总督张学颜各进秩两级,直接批示战役的李如松由正五品的偏将晋升为正四品的卫批示佥事。辽东方面,加官进级的文武官员有三十多人。都城里,内阁、吏、兵、户、工等与军事有关的衙门,当事官员也稀有十人获得犒赏。如内阁,三位辅臣,皇上赐与的犒赏是各进秩一级,荫一子。除张居正果断辞掉外,吕调阳与张四维都已上表谢恩实际领受。此次进秩,吕调阳由从一品晋升为正一品,张四维由正二品晋升为从一品,两人各有一个儿子获得恩荫。按朝廷端方,正一品官员的恩荫,其子可授正六品的尚宝司卿,从一品和二品官员,其子则只能授予正八品的内阁中书舍人之职。除此以外,吏、兵、户、工四衙门的堂官获得的犒赏与内阁辅臣一模一样。四部当中,王国光早就是从一品,现晋秩一级变成了正一品,余下三位堂官都由正二品变成了从一品。万历天子登极六年,如此大范围的加官晋秩,这还是第一次,可谓是吉庆连来皆大欢乐。现在,如果将辽东大捷定为杀降冒功,则统统的加官晋秩都必须打消,这但是大明建国以来都没有产生过的惊天动地的丑闻。

却说王国光把张居正领到朝房,两人是老朋友,见面便省去很多客气。刚坐定,张居正一眼瞥见王国光坐椅前的茶几上搁了一把极品的紫沙壶,他不想一上来就谈溜尖的题目,因而指着紫沙壶笑问:

措置完这两件大事,张居正俄然有了心力交瘁的感受。他上任宰辅以来的所作所为,几近没有一件事是不获咎人的。回想这一起风风雨雨,他真是深有感到,在一个贪墨成风积弊太深的宦海,想做成一件事情,哪怕是一桩小小的鼎新,都充满了庞大的阻力。廓清政治初创承平乱世,唱几句高调能够,若要身材力行义无反顾地推动,让大明江山固若金汤,让天下百姓尽被恩泽,则实在是太难太难。他明天来吏部衙门,就是因为有别的一件更加毒手的事要与王国光伶仃面谈。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