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7章 蜀中无大将[第1页/共3页]

……

见在坐世人皆如此作态,延岑也明白,他若命令抵当,次日恐怕头颅都得被砍了送到马援案头,遂感喟道:“既然如此,诸君皆可自便。”

部属们面面相觑,皆无言以对,只感觉面前的延岑,变得他们不熟谙了。

“成兴郡”首府西城(今汉中安康),曾经是汉中地区的政治中间,城郭之固、人丁范围不亚于南郑,南扼巴东道,北御子午谷,东方连接上庸,由延岑守备。

想到这,延岑看向亲信们,寂然道:“诸位莫非欲归顺于第五伦?”

只可惜公孙述对两人还是有顾忌,他对贾复一度欲出走去投刘秀耿耿于怀,不肯信赖,邓奉频频要求公孙述给他三万军队,拍胸脯包管能横扫南阳,北塞武关,南迫岑彭,公孙述也迟迟没承诺,他只想让贾、邓带旧部去冒险。

他们的言下之意是:现在投奔第五伦也不迟啊!

这二人便是贾复与邓奉,前者名义上本就是公孙述的臣下,后者被第五伦占了故乡,迫于无法也只能投蜀。感于二人勇锐,公孙述加以汲引,以贾复为上庸太守,邓奉为上庸都尉,二人火伴,安设于此。

而延岑的大多数部下,则开城投降,跟着马援踏入此地,汉中就只剩下东边的“上庸郡”(今鄂西北竹山、房县一带),还插着白帝旗号了。

可你要说它很首要吧,在公孙述手里十多年了,蜀军很少能东出威胁武关和南阳,也很难与南郡江陵的友军停止策应……

乃至,另有一种能够!

但既然延岑没禁止他们归魏,给了世人一条活路,那就没到要拔刃兵谏的程度,已经有人开端抹眼泪了:“那大王呢?莫非要效隗嚣之事?”

延岑字叔牙,故乡是南阳郡筑阳县人,新莽末年乘乱起兵,插手了绿林的西征军,成了汉中王刘嘉的部下。但更始政权不争气啊,没几年就被赤眉打崩了,汉中也遭到了魏、蜀夹攻,当是时,恰是延岑鲜明举兵投蜀,才使得公孙述等闲进入汉中。

这一席话大义凛然,让世人听呆了,十多年前延岑跳反更始政权,拔剑逼迫汉中王刘嘉时,如何就没这份憬悟呢?

贾复起家道:“事到现在,立室毁灭已难挽回,吾等为公孙天子守上庸多年,使魏军不能越郧关半步,也算尽完了君臣之份。奉先应不肯投魏,既然如此,不如吾等一同南下,过三峡,去投南阳乡党刘文叔何如?”

摆在案几上的,恰是西边大败、失地的凶信。上庸与巴蜀那脆弱的联络,跟着魏军横扫汉中,而完整断裂!

延岑既没有誓死尽忠或人的品德,也没有叛主背刺的癖瘾,他这平生做任何事,只遵守一条法则。

比如畴昔好好一个汉中郡,公孙述非要一分为三,新设“汉中”“成兴”“上庸”三郡。当然,如许分别,也有便于交给分歧的臣子镇守,达到分而治之,可在魏军大肆南下之际,这类衡量之术,却导致各郡难以合作照应,反而易被各个击破。

“没错,这立室的王,所辖也就数县,说不定还真没魏国的万户侯豪阔。”

“克日听闻,公孙述忧心国事,身材不佳,若他死时魏国尚未灭吴取巴蜀,我乃至能效王莽之事,在成都代公孙自主,也试一试那天子之位,好不好坐!”

而单身返回成都,不但没有风险,乃至另有机遇!

他们晓得延岑自视甚高,常不甘于这空头大司马,遂巴结道:“南阳人吴汉投魏,比大王投蜀还晚,现在吴汉已受封魏镇北大将军,册封万户,手握雄师十万。以大王的本领,当年若归魏,现在职位当不亚于吴子颜……”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