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3章 青州刺史[第1页/共4页]

他不会将密诏内容表露给别人,特别是李忠这傻乎乎履行第五伦“大计”的家伙,只点头同意,心中不觉得然,今后我行我素。

李忠推让并不果断,毕竟正值大争之世,谁愿头发未白、功业未建就完整淡出呢?扭扭捏捏还是上路了。

等远远瞥见庞大的城郭时,李忠心中格登一下,临淄城周边烟雾缭绕,仿佛里闾到处走水,莫非是连耿弇也束缚不住幽州兵,他们在城里杀人放火了?

“盖延将军已攻入北海郡,听闻张步溃败,北海、高密二郡皆上降书,愿奉武德正朔!”

伏隆看着舆图捋须:“若东莱愿降服,张步就只剩下三个郡了。”

但现在,临淄郊野一座座坞堡却燃起了滚滚浓烟,李忠路过期,却见部分庄园被摧毁,幽州突骑正趾高气扬地押送一批批低头沮丧的男女分开,而他们的仆从徒附则不知所措地站在庄园,看着仆人被带走。

再加上这麋集的人丁,就是现成的民夫,篡夺临淄后,魏军就在东方有了一处安定的基地,能够处理全军衣食,持续向东攻伐了……

方至临淄周边,李忠就暗道不妙。

李忠最后担忧耿弇的冒险失利,使青州战役全功尽弃,当听闻临淄之战魏军得胜后,这下,又忧愁幽州兵现在成了脱缰的野马,进入富庶的多数会无人监督。

“齐地古来以盐铁富称天下,临淄城眼下将近三十万众,除却一半人务农外,其他多是工匠、织女,能工巧匠足以制作革甲东西,而织坊号为冠带衣履天下,也足以满足士卒穿着所需。”

李忠道:“昔日乐毅攻齐,五年下齐七十余城,唯独莒、即墨未服。”

二人正在临淄小城中商讨规复齐地民生,外头却传报,说车骑将军返来了!

魏国级别最高的封疆大吏,无疑是州刺史,名义上比九卿低半级,实则权势有过之而无不及。不但有监督之责,一州民政经济还尽可干与,无怪乎有人说刺史“名曰方牧,实为诸侯”,用人不成不慎。

耿弇也是豪强出身,却对青州同业们毫无同理心,对第五伦的密诏深觉得然:对啊,岂能又让马儿跑,又叫马儿不知草呢?战役可不是一次性买卖,而是长达几年乃至十年的挞伐,士卒获得浮财丝帛作为苦战的犒赏,今后兵戈才气更极力,不然谁肯卖力;而官府过后则能获得搬不走的庄园地盘,彼辈畴昔两百载专擅的盐铁之利,也能尽归公家,此乃皆大欢乐也!

作为堆积了数十万人的多数会,临淄四郊一样繁华麋集,战国楚汉时的齐国诸田大多被刘邦迁强迁入关,这才有了第五伦那一大师子,不过刚走一批旧贵,又添更多新贵。

“往南逃了,遁至其老巢琅琊郡。”

末端,耿弇又奉告李忠、伏隆一个好动静:

“只不知临淄景象又如何?”李忠更急,都邑周满是他的底线。

听李忠说了他的忧愁后,伏隆大笑:“刺史可放心,耿将军晓得大局与分寸,因知幽州突骑军纪差,连临淄都没放彼辈进,只让冀州骑士领受,彼辈多出身豪门闾右,能听出来事理,不至于像幽州兵那般有蛮夷之贪,难以管控。”

刘氏齐国建立后,贵为高帝宗子、第一诸侯,也极能生,几代人下来,繁衍了多量达官朱紫,他们嫌临淄太拥堵喧闹,就爱在郊野水池、河道边弄个大庄园,过着舒畅的糊口,构成了齐郡的乡豪阶层,兼顾农商。

“幽州马队劳苦功高,若破临淄,虽需保全大邑及布衣、工匠,但周边豪强多凭借张步,心向刘秀,留之易为后患,不如翦除大部!令幽州突骑击而灭之。”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