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3章 金银天然不是货币[第1页/共4页]

铁钱被盛在盘子里端上来后,第五伦用手指拈起看了看后,发明其形制与汉朝五铢钱并无辨别,称量过后,两重量也一模一样,唯独分歧的,便是上面所铸笔墨乃是“五金”。

“不过最奇者,不在于铭字,而在材质,这铁钱,恕臣孤陋寡闻,从未传闻过,昔日王莽大改币制,有五物六名二十八品之众,五物是铜、金、银、贝、龟甲五种质地,唯独无铁。”

如此一来,他这趟出使就不算白手而归,还能给大行令官署多要点经费与权柄——自从第五伦将典客一分为二,又建立绣衣卫汇集谍报后,冯衍的权力遭到挤压,他再不尽力,就要被边沿化了。

冯衍后半程是根基没听懂,但他大受震惊,只忙不迭地喝彩第五伦贤明睿智。

转眼就是两个月后,武德二年八月初,当秦岭以北的林叶开端泛黄,冯衍已自汉中“不辱任务”回到长安朝堂。

南阳也是产铁中间,除了好铁外,每年都有大量质量差劲的铁不成制止地产生,多用于制造劣质耕具,这下,它们能派上更多用处了。

废话,刚才那些,毕竟是马圣的思惟,第五伦借此说,也足以“立言”了。

作为天然货币,哪怕铸成金饼,买卖时普通需求称量。

依托立室小朝廷的官府和军队,公孙述能顺利推行铁钱这类“不敷值货币”。用铸价昂贵的信誉货币,将粮食、蜀锦等什物调换来,趁便用铁钱作为俸禄发放,逼迫它在市场上畅通。

而他在新朝时就管着少府,对经济还是略懂的,上到管子、白圭、陶朱之书,下到常被士大夫们抨击的桑弘羊之政,都主动翻阅,想寻觅挽救之法。

宋弘出了名的直愣,一皱眉,竟反问天子道:“巴蜀夙来以富庶著称,盐、铁、粮食、人丁都很充沛,可与蜀西氐羌换马,哪怕与外界断绝来往,也能自给自足,陛下何故预感,其民生将速溃?”

“但此举却极侵害立室信誉,加上盗铸一本万利,很快蜀中就会各处铁钱,真假难辨。粮布代价暴涨,百姓将拒用铁钱,重回以物易物,公孙述的钱,再也换不到物什,田租赋税亦会大减。如此循环,巴蜀好轻易规复的货殖,也将堕入困局,此举无疑是饮鸩止渴。”

第五伦做出了预言:“且让大行令和绣衣卫盯好了,数年内,公孙述能从益州收取巨额财贿,立室国库临时充分,满足用兵、造船之用。”

冯衍一愣,这件事在他看来是“小事”,乃至是第五伦的胡涂之举,固然巴蜀物产敷裕,能自给自足,盐铁马都不缺,但却有往外卖东西的需求,比如蜀锦、丹砂、皮革,都能够用来互换中原之物。

另有属于典属国的匈奴、羌中、武都、西域、高句丽等牙门,则卖力和蛮夷的来往,设了九译所,招募翻译人才。

冯衍描述他在成都的所见所谓:“公孙述实在尚未占得全益,蜀中田亩虽膏,,但豪族大姓亦强,分走大半好处,立室每年田租赋税尚不如我朝非常之一。”

故而,与蜀互市,相称于资敌……

但题目是,南中蛮夷桀骜难驯,本地的汉人豪强也只节制到县城周边,乡闾山林里满是僰、滇等部族。王莽时发作的大兵变,本地次序几近完整失控,对外人极不友爱,想要完整节制,的确是一个无底洞。特别是牂牁(贵州),句町王目前自主一国,王莽派了十几万雄师都没拿下,公孙述更没那底气。

天下物产,这是老宋的本行,不消翻阅文献就能一一道来,遂道:“陛下,百年开挖,严道宝穴产量已不甚丰,察新莽时各地所献物产名录,严道每年除少量贡铜外,平素已难有产出。”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