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S:第二章在18:00。

哀章道:“《庄子》让王篇有言,身在江海之上,心居乎魏阙之下,两观阙者巍然高出,亦是为‘魏’。”

最后让刽子手磨刀霍霍,畴昔对着脖子一划拉,此次,刀刃没有奇异地折断。

常说一语成谶,是因为人们常常只能记着实现的那一个,没有实现的谶语千千万,早就淹没在汗青长河中。

只因他和刘伯升兄弟干系太近,迩来略遭架空。

……

“地皇元年七月,有西北烈风毁王路堂,烈者,意味列尉郡,魏王当时又在西北新秦中,亦是征象。”

王匡、王常传闻,更始天子,已经筹算给功臣们封王了!不止是舂陵宗室,异姓王也很多,在场四人,以定策灭新之功,大家有份!多出来一个魏王,于绿汉而言,不值一提!

因为这只是别史,出于方士陋儒的流言,他们晓得一些宫廷之事,然后就按照底本乱编一些预言加出来,是为“谶纬”。

“奉告天使和汝等供奉的皇天太一上帝,第五伦欲取天下,但我和王莽分歧,不信甚么五德始终。”

那该死的王邑烧了敖仓的粮食,使得秋收变得更加首要,不然他们这几万人的用饭都成题目。

“王莽觉得自家出于魏郡元城,遂欣然以为,当涂高者指的是他,当时小人也为此假象利诱,直到听闻大王定国号为魏,才恍然大悟!”

但是哀章还在那源源不断地献上符命:“始建国三年,河决魏郡,泛清河以东数郡,此乃天兆,新室由此大衰,王莽家属发端于魏,也将亡于魏!”

哀章属于哪种?大抵只是蠢吧,但他却又自发得很聪明,觉得乱来王莽那一套,也能乱来任何一个野心家。

笨伯、好人、又蠢又坏。

哀章的死和被第五伦在常安处决的其他“国蠹”一样,是颇具典礼感的。

王匡奉刘玄之命北攻洛阳,带着扩大后的五六万军队,半数是先前“下江兵”,其他都是昆阳大战后收编的新军败卒降将,其麾下有三员大将,都是昔日下江兵渠帅:

“他主动送来吾等追缉的哀章头颅,不肯为敌,尚可一谈。如果对其动了兵器,使得第五伦投奔北汉,就要划河而治了。”

直到听洛阳人说,河北邯郸一带,有人号称是汉成帝的儿子,被河北宗室拥立为帝,是为北汉,他们才找到了新的仇敌!

除了张卬、成丹嘀咕几句以为便宜第五伦外,王匡却并无贰言。

第五伦可高兴了,拊掌道:“那就烦请哀先生,以灵魂上于九天,或下于地府,为余去给天使报了信!”

王常道:“眼下最紧急之事,莫过于使河南、弘农、陈留三郡安宁下来,制止劫夺,保住秋收,以待秋后天子到临。”

……

“抓起来!”

一人叫张卬,当初绿林拥立刘玄,刘伯升发起暂缓,先称王,幸亏张卬拔剑击案,这才当场完成此事,具有策立大功,职位也很高,被刘玄封为“卫尉大将军”。

哪怕哀章自夸皇天话事人,对旁人反复一万遍,也没法成真,而他所献的金匮、谶纬、符命亦是如此,老王莽用这些子虚的东西来加持本身的天命,不管打扮很多么花团锦簇都是虚幻。

大汉确切亡于魏,听上去哀章是“歪打正着”,但是第五伦嘲笑着没说话。

王莽身边,确切有严尤、田况、宋弘等少数有才气之辈,试图力挽狂澜,但却无济于事,因为除了王莽外,朝廷里另有三种人:

王筐膝行过来看了一眼,顿首如捣蒜:“确是此人。”

他还在绞尽脑汁想如何给第五伦找些意味着木德,跟他能扯上干系的符瑞,诸如第五里枯死的老树重新抽芽、第五伦雄师渡河万木争流之类,第五伦却听得倦了。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