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3章 地皇四年[第1页/共4页]

清河郡已经被各路流寇拔了好几层地盘,合作也大,呆不长,他们需求一个新的方向。

耿弇算是明白启事了,只怕是那张文见聊城粮食已尽,而第五伦又坚壁清野让他们抢不到食,贼众日趋饥饿难过,会战又没信心,就判定骗了五幡贼来吸引耿弇及耿纯这西路军的重视力,张文则带着五楼贼仓促分开聊城遁走。

来到寿良后投奔他的那一批门下吏,纷繁被任命为官,连黄长也得了任命,第五伦想让他做聊城宰,却被黄长婉拒。还说甚么情愿给第五伦做十年门下掾,不发俸禄也行。

战役结束,满地遗尸累累,耿弇红着脸过来告罪,固然没有变成大错,但他本日亦误判了敌情,虽说若能被第五伦免官,恰好能告别回家,可说好要打一场大胜,却以如许的失误告终,小耿又有些不甘心。

他先让门下吏鉴别寿良本地人,若会说聊城等县方言,为本地无法从贼者,则被留下。其他外来的客籍流寇,则被视为飞蝗,关了一早晨后,让士卒们摈除着饥肠辘辘的众流寇往北走。

但其他事大抵不差,五楼贼在做过流贼的甄军吏口中,已经是规律”比较好“的武装了,但亦将聊城祸害得不轻,大略统计后,户口减半,贸易、手产业几近毁于一旦。

难怪这群围攻卫氏坞的流寇有点傻!据头子招认,他们竟然不是来自聊城的五楼贼,而是得了张文邀约,从北方南下的五幡贼,固然只差了一个字,但确切分属两位首级。

可很快,当第二封信送到时,耿纯就笑不出来了。

马援只逮到几支后进的尾巴,杀上千人罢了,恰逢天降霜雪,气候极寒,他们驰驱了数日极其怠倦,遂只好悻悻而归。

马援不断念,明天就去追击五楼贼主力了,但这张文确切是个跑路人才,竟是吃干抹净轻装上阵,只带简便丝帛,其他各种物什都丢在聊城。

这就是寿良北部独一的天然边界,也是第五伦独一能借势的天时:“上哪儿去找这么好的断绝墙啊!”

其间很多人看上去确切很不幸,但第五伦却郎心似铁,让人将这群人汇拢到一起,一同驱至高于空中的黄河故道。

这是为了奖惩他们在聊城、博划一地所犯的罪过,也是为了让活着的人,将第五伦残暴的一面传遍河北叛逆兵。

世人面面相觑,看向张文,等他做个定夺,若他一意孤行还要去与第五伦死斗,那也只好对不住张渠帅,大伙能够换一个头领了。

耿伯山现在不是谁部属,也不是谁的朋友,他的身份只要一个:一心只想救得父亲性命的儿子!

第五伦也难啊,寿良残破,得靠魏郡输血,而魏成的粮食、资本也非常吃紧。就算将这群人带到武安矿上阐扬余热,半路也没甚么吃食供应,寒冬腊月的,只怕要死一半,那他和拉壮丁的新军官僚有何辨别。

行至聊城四周,不见五楼贼来援,却见城头插着马援的灯号,五幡贼顿时大惊。马援已去追击五楼贼了,第五伦带着后军到达,恰好与耿弇及稍后赶到的耿纯三方合战,于聊城四周几近全歼了这股五幡贼。

他旋即做了一个杀的姿式:“寿良经此一难,连本地灾黎都嗷嗷待哺,哪另有多余的粮食养他们?”

“张文说这小坞堡藏了很多粮食,让我部来攻,他稍后便到。”

黄长念叨:“谷恭说,平河郡境内有三四支流寇,曰五校、曰青犊、曰大枪,人数多达数万之众,谷连率已被困郡府月余,现在朝廷派不出雄师挞伐,冀州牧也无可何如,只好向大尹求援。”

“向北。”他的大拇指用心指了西北方:“走,去巨鹿郡!”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