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第四十四章 议和(二)[第1页/共3页]

“此时唯有州牧亲身决计,只某见那四皇子倒也不像阴狠之人。”殷平摇了点头,他也不清楚对方为甚么要如许做,“我们还是快马加鞭赶归去,将此时禀告州牧,早作筹算。”

“某――会易、易容,可、替代,将军。”方高见他们吵嚷得热火朝天,也慢吞吞开口。

这头商讨结束,拓跋敛也不接待二人,由武思君将他们送出大营,到了这会子,便是柳絮也没有再挑衅对方将士的意义,而来往的将士见他们面沉如水的模样,心知定然是自家殿下大发神威没教这些狡猾的秦人得了好处,心下一欢畅,连昨日败北的懊丧也消逝了几分。

“久闻殿下善于内政,临朝数年,多次为百姓上书陈条:荒年之时,减免其赋税;夏季苦寒,牧民冻死,殿下亦是亲往赈灾――足见殿下慈悲心肠。”柳絮笑道,“只殿下顾恤百姓生而不易,为何不顾恤这全军将士?如此时节,连玉轮河的河水亦是触之砭骨,殿下与我军两相对持,前无挡风雪之城池,后无片瓦可遮衣,某虽为秦人,观之亦感觉不幸可惜。”

“诸位美意不必再言,既然拓跋皇子诚意相邀,凛天然慷慨赴会。”姬凛打断了世人的争议,他的声音并不高,却自有严肃可赛过世人。

拓跋敛如此等闲松口,二人皆是长舒一口气,却不料对方竟提出此等要求,一时都有几分呆呆愣愣。

“元昭所带的亲卫二十人,不若算上我一个。”等世人散了,殷平又重新入得中军帐来,瞧着姬凛盘膝跌坐在案前,手执羊毫在一绢细帛上写信,嘴边浮起一丝如有若无的笑意,方才

“自是为了殿下而来。”叙过礼节,世人分宾主坐下,柳絮听他问话顿时就笑了,“鄙人姓柳,殿下如果不弃,现在在我家主公帐下任郎将。”

幸亏二人脚程都挺快的,未几时便到了中军帐。

“伯彦,你说为何这四皇子定要跟主公相见呢?”二人出了北魏营帐,顿时翻身上马,跟着他们的一小队兵马见二人毫发无损的出来都不由长舒一口气,簇拥着二人一道回永宁城。

柳絮之前长年与胡匪交战,比之将士,胡匪更加凶悍暴虐,见世人怒不成遏却又恰好碍于主将号令致的勉强忍着不由哈哈大笑,引得一众北魏兵士更加咬牙切齿,恨不得从他身上咬下一块肉来,殷平走在他身侧不由苦笑,他跟在姬凛身边之时,因着姬凛寡言的性子,便是他们亦多是少大哥成之人,竟是第一次瞧见如此新鲜腾跃者,忍不住多瞧了他几眼。

“此时若成,于我晋州无益,且北魏所选之地,亦是很有诚意。”荀嘉伸手捋了捋颌下长须,“玉轮河两岸草木干枯,一眼望获得绝顶,倒是不必担忧有埋伏。”

周身威势竟是收敛的一干二净,仿若一个纯真有害的小郎君,殷平不由一怔,了解多年,他还是第一次见到对方这个模样。

“元昭比之昔日倒是窜改了很多。”殷平听他出言感激,心中熨帖,但他以往记得对方并非口舌柔嫩之人,很多事常常都藏在心底并不诉诸于口,现在这般倒是变了很多,“平倒愈发猎奇,究竟是如何卓绝之人才气得元昭如此倾慕,竟是有这般柔嫩的一日。”

“令媛之子,坐不垂堂,州牧之安危干系晋州万千百姓,北魏与我大秦向来血海深仇,如果北魏心胸诡谲,伏杀将军,该如何是好?”等他们回了永宁城,将此时报于姬凛,还不等后者发话,黄安顿时怒道,他已年逾花甲,须发皆白,但仍旧声如洪钟,中气实足。

殷平之前想过北魏只怕防着他们防的紧,却不料真到了中军帐,拓跋敛只穿了薄甲,兜鍪并刀剑挂在一旁,他的五官与平常北魏人不异,比之秦人更加通俗,直身坐在胡床上,肩背挺直,自但是然显出一种豪气勃勃来,他身边也就只带着一个半大的少年郎。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