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二章 有不服者孤杀之[第1页/共2页]

世人对视一眼,便筹办朝坐在王座上的叶柯施礼。

下诏以后,遂罢李伏、许芝的职务,其他参与劝进之人一概贬为庶人。而后无人敢提禅让之事,朝中局势便渐安稳。

叶柯掌控了邺郡,便诏曹植、曹熊进邺郡奔丧,丧礼结束,封曹丕为容城王(范阳郡),食邑五千户,居邺郡。又封曹植为陈留王,食邑五千户,拜为录尚书事。封曹熊为彭城王,食邑三千户,因其体弱多病,安排留住邺郡,与曹丕一起伴随太后卞夫人。

曹植感慨叶柯如此善待兄弟,都不堪感激,也晓得叶柯身负绝世武功,又有军权在手,以后便断念塌地,帮手于他。

叶柯却不筹算放过他,淡淡的命令:“和好矫诏,调拨公子曹丕继魏王位,违背人伦大义,不忠不孝,枭首灭族!”

坐待等死,不是和好的气势,唯有死中求活,方是上策。

叶柯嘴角一裂,道:“既如此,那你去地府之下见孤父王去吧!”

那么叶柯坐稳了魏王之位后,用脚指头想都晓得,这位新科魏王的下一步行动,必定是秋后算账,那些支撑曹丕的权势,必定会被他一一清算。

海内闻之,都道叶柯胸怀漂亮,能容兄弟,可谓明君。

“诺!”

和好道:“古之明君皆以仁义管理天下,大王莫非要以刀剑管理天下?”

此时现在,那些支撑曹丕的文臣们才认识到,面对绝对的力量,任何诡计狡计都是好笑的,不管他们如何利用手腕,不管如何舌灿莲花,在叶柯强大的武力之下,那些手腕如同骄阳下的积雪,转眼熔化。众臣们都低声敛气,不敢张扬,唯恐惹怒了这个狠人!

朱铄是曹丕四友之一,能够算是曹丕的亲信重臣,刚才又当了出头鸟,别人如陈群、司马懿如许的曹丕老友见地快,立马改换门庭以保住宗族,可他已经没机遇了,只能一条道走到黑了。

诸葛亮叹道:“大王不成小觑,曹彰勇力绝伦,有摧山拔寨之力,今不屑于受禅,来日必伐我与东吴,以图同一之功业。微臣觉得,主公当丢弃前嫌,与东吴联手,共抗曹彰!”

建安二十五年八月,有人报称石邑县凤凰来仪,临淄城麒麟呈现,黄龙现于邺郡。因而中郎将李伏、太史丞许芝商讨:各种瑞徵,乃魏当代汉之兆,可安排受禅之礼。

但是此人除了挞伐袁绍的时候一起砍杀以外,对海内几近没有动过刀,久而久之,人们便淡忘了,觉得这位冠军侯已经洗洁净了手!

同时,诏振威将军田豫、凉州刺史张既、并州刺史梁习入邺郡,一同拜为录尚书事。

想到这里,和好上前几步躬身见礼道:“魏王新登大位,恰是万象更新之时,宜当大赦天下,何必擅动刀戈,臣恐天下震恐。”

田豫、张既、梁习都是叶柯在边疆之时结识的重臣,功劳明显,人皆爱护。

叶柯嘲笑一声:“现在天下不决,孤刚即位,民气未附,不杀,何故让天下畏服?”

刘备闻言大怒,道:“孤自桃园与关、张结义,誓同存亡。不幸二弟云长,被东吴孙权所害;若不报仇,是负盟也。孤欲起倾国之兵,剪伐东吴,活捉逆贼,以雪此恨!”

尚书和好此时满身出了盗汗,浑身颤抖不已。

众臣骇然,都是倒吸一口冷气,倒是无人敢出来禁止。

叶柯持续道:“地府路上多孤单,传孤号令,抄其家,灭其族!”

陈群是汝南陈氏,司马懿是河内司马氏,都是王谢望族,朝中权势盘根错节,根深蒂固,不好措置,但是他和好出身不如他们权贵,在叶柯眼里恰好能够做杀鸡儆猴的那只鸡。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