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五章 书房秘议[第1页/共2页]

李光地眸里微现喜色,转眼平平无波,瞧不出涓滴非常。

听到督考科举文章李光地不自禁噗嗤一笑,送出版房目送富鸿基拜别,站在台阶上久久沉吟不语。

听李光地语含讽讥富鸿基面孔微红,唉声感喟道:“劣子文笔粗陋难入考官法眼,老夫怒其不争只能多花些工夫,哪及得上李大人贤子科举早达,诸事无忧。”

他不想在难堪话题多聊,随便说了数句,当即转换话题道:“李大人阁务繁忙,平常小事下官岂敢前来打搅,实是福建施提督暗中来信乞助,事情告急下官不得不连夜打搅,李大人莫要见怪。”

事隔多年施琅从未曾提起,李光地本来觉得已经告终,想不到本日竟然从富鸿基口中说出,饶是李光地厚黑学已到高深境地,也不自禁面孔羞红,再也没法假装若无其事,感喟道:“富大人,你我同僚多年不必坦白,施提督立意平台打扫郑逆,还故乡父老承平天下,老夫岂能无动于衷,只是皇上——”

过了很久,蜡烛扑的一声灯花爆放,房间稍暗转眼更加敞亮,李光地仿佛从深思中惊醒过来,目光睃了睃窗外的洁白夜空,冲富鸿基点头道:“老夫晓得了。夜已深沉富大人请回,你我明早还要上朝面君,都早些安息了吧。”

听到施琅暗中来信,李光地低垂白眉不易发觉微微颤栗,放下茶杯诧声问道:“施琅驻节漳州厉兵秣马,怎会暗中来信,莫非平台战事呈现不测变故?”

他目光老练一针见血,富鸿基怔了怔,翘起大拇指赞道:“李大人实在了不起,施琅暗中来信就是为此,言道姚启圣想要养寇自重,对平台战事各式禁止,施琅摆布难堪,恳请李大人脱手互助,请皇上答应由他专征台湾,姚启圣兼顾粮饷后勤,不得随便脱手干预。”

同一时候,文渊阁大学士李光地正在书房访问访客。

响鼓不消重捶,富鸿基立时暴露会心浅笑,赶快起家告别道:“下官还要归去督考科举文章,这就不打搅李大人了。”

神情恭谨向紫禁城方向拱了拱手,续道:“贤明神武圣意独裁,臣子率性进言反遭疑忌,老夫恐怕不谨慎弄巧成拙,误了大事反为不美。”

他与访客富鸿基翰林是福建泉州老乡,夙来熟谙随口开了个打趣。

如此一来独守空房的诸子妻妾天然牢骚满腹,偶然间在闺阁集会提起鼓吹出去,成为宦海笑话。

富鸿基顺治十五年高中进士,是李光地地同亲科举老前辈,担负翰林学士八股文章写得入迷入化,无法三名儿子都没有担当父亲优良文明基因,插手科举屡考屡败连乡试都过不了关,富鸿基气怒之下每日上朝前都要安插科举题目,晚餐以后亲身阅文督考,明令文笔不佳者不准回房睡觉。

不由李光地不体贴,当代官员乡土看法极重,李光地富鸿基施琅都是泉州老乡,固然文武有别权益不一,平素行事还是要保全老乡情面,施琅之以是由内大臣出任福建海军提督,与李光地在康熙面前大力保举不无关联。

富鸿基的话意他天然明白,大清顺治十二年,李光地还是未曾插手科举的稚龄童生,跟从家人宅居泉州乡间,日夜苦读追求功名。当时满清尚未一统江南,兵荒马乱盗匪横行,李光地百口被盗匪绑架命悬一线,刚好施琅交战返来脱手挽救,李光地感激之下明言今后需求设法酬谢拯救大恩。

使眼色表示端上茶水地老管家李安退出,李光地蹙着白眉问道:“富大人本日如何有闲过府来访,用不着督考子孙辈科举文章了么?”

李光地悄悄听着不置可否,房中只能听到蜡烛燃烧地噼啪声响,以及富鸿基收回地粗重喘气。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