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找来的简介,便利大师形象影象。】

隋唐期间是郡望身份制的社会,郡望世家大族在社会上享有高贵的声望和职位。在统统高贵的世家大族中有五个姓氏最为高贵。即博陵崔氏(今河北安平县、深县、饶阳、安国等地)、清河崔氏(今河北清河县)、范阳卢氏(今保定市和北京市一带)、陇西李氏(今甘肃省东南部)、赵郡李氏(今河北赵县)、荥阳郑氏(今河南省)、太原王氏。此中李氏与崔氏各有两个郡望宗族。以是称之为七宗五姓、五姓七望或五姓七家。

宋朝灭北汉后,太祖以为晋阳有王气,因为五代十国多数在山西起家,晋阳是山西都城,以是先放火烧城,传闻烧了三年,然后掘河灌城,晋阳完整被毁,当时灭亡的包含晋阳城里无数百姓和官兵

陇西

晋阳古城较完整地保存了唐、五代期间都会的面孔。遗址出土的石刻造像为研讨当时的文明艺术供应了质料。

2.邹姓、简姓、燕姓的堂号为范阳堂,即来源于此。

广义上的范阳偶然和幽州通用。

宋灭北汉,毁晋阳,移并州至阳曲,即今太原。

博陵一名的确在诸多人中还是很有歧义的。汗青上究竟有几个博陵,博陵到底指的是哪儿,还真是件一时说不清楚。中学讲义中的注解,博陵在今河北定县。而现在的蠡县、博野、安平、深州、定州等地的街区、店面等,多有冠以“博陵”之名者。是博陵崔氏的发源地。

范阳

陇西是李氏宗族的发源地,或是出于忌吊,唐朝废陇西郡,但“陇西”二字已作为大唐李姓的标记为世人所铭记。

清河

东晋十六国时,战乱四起,群雄争霸,边境豆割,赵郡数易其主:永嘉二年(308年),刘渊迁都干阳(今山西临汾县西南),国号汉,赵郡归刘氏,治所平棘(河北赵县城南1.5千米固城村);石勒据襄国(今邢台市),称后赵,九年(公元327年)置赵郡,治所屋子(今河北高邑县西南);慕容隽建前燕,赵郡又属慕容氏;苻坚灭燕建前秦,建元十八年(公元382年)赵郡为符氏统统;慕容垂建后燕,建兴十年(公元395年)赵郡复归慕容氏;慕容垂之子慕容宝立,拓跋硅夺并州(今太原),围中山,取常山诸郡,赵郡治所由屋子移平棘,遂归北魏。

隋朝,文帝停止了行政建置鼎新,把南北朝以来的州、郡、县三级行政区,改成州县两级制,厥后,又改成州、县两级制。隋开皇三年(公元583年)罢赵郡为赵州。开皇十六年(公元596年),赵州改名栾州。隋大业三年(公元607年)复置赵郡。一向到唐武德初,罢赵郡为赵州

3.苑姓、邵姓。

1.卢姓,此中北魏期间的王谢望族范阳卢氏即出于此。在今河北省涿州市有卢氏宗祠。

春秋末,晋国大卿赵简子家臣董安于筑晋阳城,从战国期间魏国《竹书编年》看,“十六年(公元前319年)秦拔我蒲坂、晋阳、封陵”可知,赵简子所建晋阳城在蒲坂、封陵一带,今永济市境内。是不对的,赵卿赵简子久居晋阳,是当下的太原,而不是永济。太原以及发明了赵简子的陵墓。i1387

此中首要有:

赵郡

汉高帝置郡。后屡改成国,元帝永光后为郡。治青阳(今清河东南)。元帝今后辖境相称今河北清河及枣强、南宫各一部分,山东临清、夏津、武城及高唐、平原各一部分地。东汉改成清河是我国张姓、贝姓、房姓和崔姓发源地之一。

在今太原一带有秦置晋阳县。今后迭为太原郡、并州治所。西晋扩建。北齐于汾水东岸增筑新城,旋在旧城增设龙山县。隋以龙山为晋阳,晋阳为太原。五代为北汉都城。历经秦汉、三国、南北朝、隋唐、五代,于宋承平兴国四年(公元979年)毁于烽火。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