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察民疾苦,寒微亦有人杰[第2页/共2页]

“父亲。”

“可叹这人间的知己官儿,太少啊!”

早有标兵探得动静,回报给郑平。

孙乾笑道:“百姓有左券为证,刘县令又按户籍跟百姓立左券,如何分不清?”

“陈相,黄巾流贼常常不事出产,以劫夺求存。”

“聚粮于城,同一分派粮食,就不惧黄巾裹挟百姓攻城了。”

陈纪将督察陈述递给孙乾而不是陈群,已经意有所指了。

“别的,跟刘县令有左券的百姓,为了暂借给刘县令的粮食不被黄巾劫夺,亦会搏命助刘县令守城。”

“因为百姓都晓得,县城有粮,足以施助!”

“不成因为一时窘境,就违背仁义礼信,只要不偷不抢,秉承仁德之心,以信义待人,定可成为人中之杰!”

怔了怔,陈纪又规复沉着:“刘备固然有人杰之姿,但并不善于政务,利诱百姓、聚粮于城,不是刘备能想得出来的。”

“若九县县令,皆有此等魄力,又何愁黄巾不灭?”

陈纪唤来了功曹孙乾和兼任郡丞的宗子陈群。

“县尊啊,倘若老朽能劝得侄儿弃恶从善,可否宽恕他的过往罪过?”

考虑半晌。

“郑显谋之策,倒是令人赞叹啊!”

“孩儿觉得,郑平或有良策在胸,唯恐州官不敢用,是以才会在高唐县助力刘备成事。”

与其在问刘备意欲何为,倒不如在问郑平意欲何为。

固然春秋不大,但孙乾老成慎重、又能言善辩,颇得陈纪赏识。

自郡督邮督察高唐县以后,郑平就推测了孙乾会来。

“陈相。”

老叟眼窝深陷,但看向刘备的眼神却充满了等候。

“利诱百姓,让百姓自摈除利;聚粮于城,防黄巾劫夺祸民。”

呼应了政令的乡民,底气更足了。

但陈纪亦是清楚,即便九县县令都如刘备普通有魄力,若无郑平如许驰名誉有才干的县丞,也是无济于事的。

若能有护境安民的良策在,陈纪亦是敢试一试的。

刘备这几日一向都在乡间访问,体察民情。

“至于那些不肯意共同的,非论其身份,皆按黄巾流贼措置,以精兵攻杀便可!”

“即便有人冒充,亦不影响大局。”

陈纪凛然。

“孙子兵法有言:道者,令民于上同意也,故能够与之死,能够与之生,而不畏危。”

“等候多日,公祐终究来了!”

陈纪面庞严厉,将督察陈述递给孙乾。

乡野舍间。

孙乾没有迟误,当即告别陈纪,率了一伍骑卒,打着平原郡功曹的灯号,一起策马来到高唐县。

未几时,孙乾和陈群连袂而来。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