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才兼文武,郑平初见孔融[第1页/共2页]

郑平轻笑:“叔父,兄长让小侄委宛,那小侄以诗言之如何?”

刘政和太史慈早些年就去辽东避祸,邴原有勇略雄气,被孔融察举‘有道’。

郑平跟郑益的设法是分歧的,对孔融用《嘲鲁儒》来暗讽,看似无礼,实际上更合孔融的脾气。

郑益神采微微一变,暗道要遭。

“显谋,你这吟的都是甚么诗?”郑益赶紧向孔融赔罪:“舍弟刚才只是戏言,还请叔父不要介怀。”

甚么藏锋内敛,这狂气是一点没改啊!

而这第一眼印象,就令孔融悄悄称奇。

本日还是第一次见到郑平。

孔融一边邀郑益和郑平入城,一边遣人归去告诉陈夫人,既然郑平亲身来了,这陈夫人天然也得出来见个礼。

见郑益赔罪,孔融悄悄点头:“益恩贤侄莫非觉得,秘闻是个气度局促之辈?显谋贤侄文采斐然,即使是司马相如的辞赋,也得黯然失容了。诗有劝谏之意,忠告天然顺耳,又何必赔罪?”

下认识的,孔融想到了王脩和孙邵对郑平的评价:胸有丘壑,腹有乾坤,眼有江山,狂才当世,莫与为比。

忠告顺耳,这良言常常都不顺耳。

“足著远游履,首戴方山巾。徐行从直道,未行先起尘。”

“少年多才华,环球自浮滑,有真才的傲慢一点并不为过。但藏锋内敛,举止有礼,倒是少有人在这个春秋就能恪守的。”

“显谋贤侄竟也亲至,倒是秘闻顾虑不周了。”孔融笑而回礼,心中不由抱怨宗宝,竟然连这类大事都不汇报。

郑益寂然扶额。

郑平将羽扇悄悄一点,正指向道边雅楼上,一头白发侃谈五经的儒生:“鲁叟谈五经,白发死章句。问以经济策,茫如坠烟雾。”

既能对孔融这北海城有文气而贫乏武气的近况作出点评,也能有应对之策。

唯有王脩和孙邵则是感念孔融‘勤王靖难’的志向,退隐北海郡。

但邴原以为北海黄巾势大,孔融不是能安定黄巾的雄才,因而跟同郡人管宁战役原人王烈也避祸辽东去了。

郑玄用心著书立说、传道授业,对孔融的征辟一样不仕。

“叔父,显谋应当是有些车马劳累。”郑益一边敷衍来由,一边给郑平眼神表示。

孔融初仕北海相时,遣人密查北海名仕,如郑玄、郑平、王脩、孙邵、邴原、管宁、刘政、太史慈等皆在其列。

毕竟郑平对孔融的评价,让郑益听得心惊,这要当着孔融的面说了,这下聘礼还能持续吗?

但郑平倒是对郑益的眼神置若罔闻,直谈笑道:“叔父的北海城,固然很有文气,但却少了武气。”

在郑益和孔融叙话的期间,郑平则是摆布扫视北海城内的军民设施。

令孔融头疼的黄巾贼张饶,一个照面就差点被郑平给灭了。

郑益心中更是一阵哀嚎,吾弟啊,你能不能收敛点啊。

但现在,孔融晓得本身看走眼了。

王脩和孙邵在跟孔融议论北海名仕时,又纷繁推许郑玄次子郑平,称其“胸有丘壑,腹有乾坤,眼有江山,狂才当世,莫与为比。”

但出乎郑益料想,孔融并未起火。

即便是暗讽,这暗讽诗也远胜浅显士人寻章摘句。

孔融备下酒宴,美意接待郑益和郑平兄弟。

一首李白的《嘲鲁儒》,辛辣的笔调,淋漓尽致地描画了冬烘行动迂阔、装腔作势,只会死读经籍、不懂治国之策的形象。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