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一十八章 可 汗[第1页/共3页]

几天以后,陶商雄师顺利退至居庸关。

……

颜良,高长恭,张辽,石敬塘,另有吕布,尽皆附合着大笑起来。

汗青上的吴三桂,就曾叛投了清廷,为清兵翻开了山海关的大门,为清人盗取中原,立下了汗马功绩。

能够说,吴三桂是汉奸中的典范,带路党中的表率。

是日傍晚。

这时,耶律楚材却又道:“大单于改鲜卑国为大辽国,以收取汉民之心,楚材是同意的,只是大单于若再自称天子,便有汉化过分之嫌,楚材又担忧会引发我们鲜卑人的不满。”

大单于帐中,耶律阿保机高坐于上,听着细作关于魏军的谍报陈述。

“楚材言之有理,那本单于莫非还是自称单于不成?”耶律阿保机又问道。

居庸关西,鲜卑大营。

这一招公然有效,待陶商和他的十万雄师撤离后半日,耶律阿保机才在司马懿的提示下,派出赶死队打击魏营,从而得知魏军已撤走的本相。

现在石敬塘等汉将,已投降了耶律阿保机,鲜卑人兵强马壮,又以逸待劳,还背靠潘县,气力刁悍。

“大辽国,大辽可汗,大辽国,大辽可汗,哈哈哈――”耶律阿保机俄然间,豪烈对劲的大笑起来。

旨意传下,帐中诸将们也晓得短长干系,酒宴就此散去,将天子的旨意传下,为拔营做筹办。

司马懿便道:“实在也简朴,除了懿先前跟大单于说的那些以外,懿觉得大单于不该该再利用‘大鲜卑’,这个听起来就没有一点汉味的国号,大单于应当尽快仿效中原王朝,即位称天子,定一个汉化的新国号,以示大单于担当了汉朝正统,如此才气真正的收取汉民之心。”

耶律阿保机一跃而起,口中几次的念着,镇静神驰较着写在了脸上。

耶律阿保机也猜想到,陶商的撤兵是因为山海关的启事,却又顾忌于陶商的诡诈,不敢率军大肆追击,生恐中了陶商的伏兵之计。

“这个嘛……”司马懿沉吟半晌,慎重道:“懿听闻鲜卑人源自于辽水流域,而大单于所统治之国,雄踞长城表里,幅员广宽,大单于又神武雄略,志向辽远,以懿之见,大单于当以‘辽’字为国号,建立大辽国,自称大辽天子。”

“仲达,你的人谍报可靠吗?”耶律阿保机眼神半信半疑。

“大辽国,大辽天子……”

司马懿笑了。

而陶商麾下将士,却交战日久,从易京到燕京,从燕京到潘县,几近就没有像样的休整过。

司马懿也点头附合道:“耶律大人所言极是,强攻居庸关确非明智之选,依懿之见,大单于目前最首要的,乃是尽快抚定那些从刘备手里领受来的城池,把我大鲜卑的旗号,紧紧的插在燕山表里,待来看秋高马肥之时,再越太长城,大肆南下,到时何愁魏国不灭。”

耶律楚材深思半晌,淡淡道:“单于之称源自于匈奴,若再延用单于的尊号,倒是显不出大单于开辟进取之心,依楚材之见,大单于无妨改成自称‘可汗’,这可汗二字在我鲜卑语中,乃是王朝,上天和神灵的意义,与汉人的天子意义不异,以其为尊称,必能引发我鲜卑人的认同。”

“楚材言之有理。”耶律阿保机点点头,又转向司马懿,“仲达如何看?”

耶律楚材笑了。

陶商点点头,略一沉吟,拂手喝道:“传朕旨意,今晚雄师休整一晚,明早全军拔营,班师燕京。”

当年的吴三桂做了清兵的带路党,没想到他是江山易改,赋性难移,竟然又做了女真人的带路党。

因而,在稳妥为前提下,耶律阿保只敢率八万鲜卑铁骑,跟跟屁虫普通,尾随在魏军以后,一起向东进发。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